风景园林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风景园林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与广场相接连的纵坡较大的道路,连接处应设置纵坡小于或等于()%的缓坡段。
A.1.0
B.1.5
C.2.0
D.2.5
【答案】:C
解析:与广场相接连的纵坡较大的道路,连接处应设置纵坡小于或等于2.0%的缓坡段,故本题应选C。
2、在大型的自然山水园林中,视距大于多少米,则只能约略辨识建筑群的外形。
A.200
B.400
C.600
D.1200
【答案】:D
解析:在大型的自然山水园林中,当视距大于1200m时,由于距离较远,只能约略辨识建筑群的外形。
3、单选题:下列哪种植株体内含有杀虫成分,可作杀虫农药?
A.糖槭
B.刺梨
C.猕猴桃
D.夹竹桃
【答案】:D
解析:夹竹桃植株体内含有多种毒素,这些毒素具有杀虫作用,可制作成杀虫农药。而糖槭主要用于制糖;刺梨富含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一定食用和药用价值;猕猴桃是常见的水果,主要用途是食用。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4、单选题:对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称为
A.生态因子
B.非生态因子
C.生命因子
D.非生命因子
【答案】:A
解析:生态因子是对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非生态因子并非针对对生物生长发育过程有影响的环境因素的概念;生命因子表述不准确;非生命因子不能涵盖所有对生物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它只是其中一部分。所以本题应选A。
5、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个体的总和?A.物种B.种群C.群落
【答案】:B
【解析】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而“个体123”表述不具有相关生物学概念意义。所以本题应选B。
6、单选题:古树名木的土壤施肥应采用放射沟或穴的方式进行,放射沟宜在何处均匀挖设4-6条?
A.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
B.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外
C.距离树干1m处
D.距离树干1.5m处
【答案】:A
解析:古树名木土壤施肥采用放射沟方式时,应在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均匀挖设4-6条放射沟。这样能使肥料更精准地被树木根系吸收,因为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是树木根系主要分布的区域,在此范围施肥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为树木提供更有效的养分供应。而在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外、距离树干1m处或距离树干1.5m处挖放射沟,可能无法使肥料充分作用于树木根系,导致施肥效果不佳。所以应选择在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挖放射沟。
7、栽植后,应在直径略大于种植穴的周围,筑高约多少厘米的灌水土堰,土堰应筑实,不得漏水。
A.15
B.25
C.35
D.40
【答案】:A
【解析】栽植后,应在直径略大于种植穴的周围筑灌水土堰,其高度约为15cm,且土堰要筑实以防漏水,所以应选A。
8、单选题: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A.三
B.四
C.五
D.六
【答案】:A
解析: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不规则造园时期、自然式风景园时期和绘画式风景园时期。
9、单选题:扬州“个园”中堆叠夏山的山石材料是
A.太湖石
B.黄石
C.宣石
D.石笋
【答案】:B
解析:扬州“个园”以四季假山闻名,夏山采用黄石堆叠。黄石质地厚重古朴,色泽苍古,适合表现夏日的雄伟、壮观与热烈。而太湖石玲珑剔透,多用于营造江南园林的婉约意境;宣石用于堆叠冬山,给人以积雪未消之感;石笋一般较少用于堆叠夏山。所以本题应选黄石,答案是B。
10、单选题:古树名木单株保护范围应为树冠垂直投影外延()m范围内。
A.3
B.5
C.8
D.10
【答案】:B
【解析】古树名木单株保护范围应为树冠垂直投影外延5m范围内,所以本题应选B。
11、按照《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定义,以下哪一项是指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生境以及在物种的自然环境中维护和恢复期可存活种群,对于驯化和栽培的物种而言,是在发展他们独特形状的环境中维护和恢复其可存活的种群。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
C.生态保护
D.资源保护
【答案】:A
【解析】就地保护是指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生境以及在物种的自然环境中维护和恢复其可存活种群,对于驯化和栽培的物种而言,是在发展它们独特性状的环境中维护和恢复其可存活的种群,符合题干描述。迁地保护是指将濒危动植物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易地实施保护。生态保护是指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资源保护是指保护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功能。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就地保护。
12、球根花卉为多年生草本,其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