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点梳理.docx
2024年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点梳理
内科护理学
1.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外因包括吸烟、感染因素(病毒、细菌等)、理化因素(刺激性烟雾、粉尘等)、气候(寒冷空气)、过敏因素;内因有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减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以晨间咳嗽为主,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急性发作伴有细菌感染时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有喘息症状。
2.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支气管慢性炎症使管腔狭窄,形成不完全阻塞;慢性炎症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失去支架作用;肺组织弹性减退,肺泡过度充气膨胀;弹性纤维被破坏。症状除有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外,主要是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体征有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
3.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与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神经等因素相互作用有关。典型表现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伴有哮鸣音。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
4.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理分期: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症状起病急骤,高热、寒战,体温可在数小时内达3940℃,呈稽留热,伴有咳嗽、咳铁锈色痰、胸痛,疼痛可放射至肩部或腹部。体征早期肺部无明显异常体征,实变期可有典型体征,如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5.肺结核的结核菌:主要是人型菌,其次是牛型菌。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播,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是重要传染源。临床表现有全身症状,如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呼吸系统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6.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如高钠、低钾饮食;精神应激;吸烟)、其他因素(体重超重或肥胖、避孕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综合征)。血压分级: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且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或舒张压8089mmHg;高血压1级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mmHg;2级收缩压160179mmHg或舒张压100109mmHg;3级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
7.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性别(男性多于女性)、血脂异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压升高、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性胸痛主要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疼痛性质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一般持续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8.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频率大多在100150次/分,刺激迷走神经可使其频率逐渐减慢,停止刺激后又加速至原来水平。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突然起始与终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症状包括心悸、胸闷、焦虑不安、头晕等。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为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与振幅均变化不定,称为f波,频率约350600次/分;心室率极不规则;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
9.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酸和胃蛋白酶、非甾体抗炎药、遗传因素、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应激与心理因素等。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出现,至下次进餐前缓解,即进餐疼痛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餐后24小时出现,持续至下次进餐,进食后缓解,即疼痛进餐缓解,常有午夜痛。
10.肝硬化的病因: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国外以酒精中毒多见,其他病因有胆汁淤积、循环障碍、工业毒物或药物、代谢障碍、营养障碍、免疫紊乱等。失代偿期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肝功能减退表现有全身症状(消瘦、乏力、面色灰暗等)、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等)、出血倾向和贫血、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增多,雄激素减少,出现蜘蛛痣、肝掌等)。门静脉高压表现为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痔静脉扩张)、腹水。
11.肝性脑病的诱因: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高蛋白饮食、催眠镇静药、麻醉药、便秘、感染等。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如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衣冠不整或随地便溺,应答尚准确,但吐词不清且较缓慢,可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
12.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我国以胆道疾病最为常见,西方国家主要与酗酒有关,其他病因有胰管阻塞、十二指肠乳头邻近部位病变、手术与创伤、内分泌与代谢障碍、感染、药物等。临床表现有腹痛,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常在暴饮暴食或酗酒后突然发作,疼痛剧烈而持续,呈钝痛、钻痛、绞痛或刀割样痛,位于中上腹,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取弯腰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