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总平面施工图设计要点.pptx
建筑总平面施工图设计要点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1
设计依据与基础条件
02
场地布局规划要点
03
交通组织设计规范
04
竖向设计技术标准
05
管线综合设计原则
06
图纸表达深度要求
01
设计依据与基础条件
规范标准执行要求
规范标准执行要求
建筑设计规范
市政设施配套
城市规划要求
消防安全规范
依据国家及地方建筑设计相关规范,确保设计符合各类建筑类型的设计要求。
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确保项目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与市政设施相衔接,确保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
严格遵守消防法规,确保建筑物的消防安全。
规划条件落地衔接
根据规划条件,合理确定建筑容积率,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容积率
建筑密度
建筑高度
交通组织
按照规划要求,控制建筑密度,保证绿地率和开敞空间。
根据城市风貌和规划要求,合理确定建筑高度,确保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结合项目特点和周边交通状况,合理组织交通流线,确保项目交通顺畅。
现状地形测绘分析
地形测量
对项目用地进行精确的地形测量,为后续设计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01
地形分析
分析地形坡度、高程、地貌等特征,为建筑设计提供地形利用依据。
02
地质勘察
了解项目用地的地质条件,为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提供依据。
03
周边环境
分析项目用地周边的建筑物、道路、管线等设施,确保设计符合实际情况。
04
02
场地布局规划要点
确保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避免相互干扰。
功能分区明确
合理规划场地内道路系统,确保人流、车流顺畅,提高场地使用效率。
交通流线顺畅
优化场地景观布局,提升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和美观度。
景观环境协调
功能分区逻辑关系
建筑间距控制指标
日照分析
根据日照标准和建筑高度,计算并确定合理的建筑间距,确保各建筑获得充足的日照。
01
考虑建筑的通风需求,避免建筑物之间的遮挡,确保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
02
防火间距
根据防火规范,确定建筑物之间的安全间距,防止火灾蔓延。
03
通风要求
消防登高面布置原则
在建筑周边设置消防登高面,便于消防车辆进行救援和灭火。
登高面设置
登高面尺寸
登高面标识
无障碍设计
根据消防车辆的操作需求,确定登高面的尺寸和承载力。
在登高面处设置明显的标识和指示,以便紧急情况下快速识别和使用。
确保登高面与周围场地之间的无障碍连通,便于消防人员迅速到达火灾现场。
03
交通组织设计规范
车行流线分级设计
分流设计
将不同目的、不同速度的车流进行分流,避免相互干扰,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01
道路宽度和转弯半径
根据车辆类型和交通量,合理确定道路宽度和转弯半径,确保车辆顺畅通行。
02
视线设计
在车行流线交叉处设置合理的视线通廊,保证驾驶员的视线畅通,提高行车安全。
03
合理布置人行道和车行道,避免人车混行,提高行人安全性。
人车分流
人行道应设置无障碍通道,满足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通行需求。
无障碍设计
通过绿化、铺装等手段,引导行人视线和步行方向,提高行走体验。
景观引导
人行系统无障碍衔接
停车场配置参数
停车位数量
根据建筑规模、使用功能和交通量,合理确定停车位数量,满足停车需求。
01
停车场布局应方便车辆进出和停放,避免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
02
停车方式
根据场地条件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停车方式,如平行式、垂直式、斜列式等,提高停车效率。
03
停车场布局
04
竖向设计技术标准
场地标高控制策略
确定场地设计标高
考虑道路、排水、地形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场地设计标高。
标高调整
标高标注
根据建筑物高度、功能需求等因素,对场地标高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场地内外标高协调一致。
在图纸上明确标注场地各处的标高,以便施工和验收。
1
2
3
排水坡度计算依据
排水坡度设计原则
根据地形、降雨量、排水管道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排水坡度,确保场地排水顺畅。
01
坡度计算方法
采用数学公式或经验数据计算排水坡度,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2
坡度标注
在图纸上明确标注排水坡度及其方向,以便施工和验收。
03
土方平衡原则
通过挖填平衡、合理调配等手段,实现土方平衡,减少土方运输和处理成本。
土方平衡优化方法
土方平衡计算
根据场地标高、地形等因素,计算出土方量和平衡值,确定土方填挖位置和数量。
土方平衡方案
根据计算结果,制定合理的土方平衡方案,包括土方运输路线、堆放位置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平衡。
05
管线综合设计原则
地下管线避让规则
地下管线避让规则
压力管道避让原则
地下管线交叉处理
管道间距控制
避让障碍物
压力管道应避让无压管道,无法避让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为确保管道安装、维修和检查方便,应合理控制管道之间的间距。
当管线在平面或空间上交叉时,应遵循小管避让大管、分支管避让主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