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 第3版 习题 判断题.docx
判断题:
1.信用货币制度下金银储备成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2.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金属铸币。()
3.买票乘公共汽车,体现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4.信用制度越发达,现金在货币流通中的比重越大,存款通货的比重越小。()
5.纸币可以流通,是国家法律赋予的能力。()
6.出口信贷是本国银行为了拓展自身的业务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
7.通过办理商业票据的贴现或抵押贷款等方式,商业信用可以转变为银行信用。()
8.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与商品买卖活动规模密切相关。()
9.消费信用对于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商品销售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其规模越大越好。()
10.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叫卖方信贷。()
11.一般将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
12.实际利率是以实物为标准计算的,即物价不变,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13.官定利率过低是金融压抑的表现之一。()
14.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完全否定非货币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
15.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名义利率不变,实际利率会下降。()
16.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中,流动性与盈利性正相关。()
17.信托业务由于能够使商业银行获利,所以是资产业务。()
18.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在资产一方。()
19.中间业务是指银行所从事的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及不影响资产和负债总额的经营活
动。()
20.期权买方的损失可能无限大。()
21.可转换债券是利率衍生工具的一种。()
22.期货合约的买卖双方可能形成的收益或损失都是有限的。()
23.信托的职能总体而言是“受人之托,履人之嘱,代人理财”。()
24.中国的信托业始于1919年的聚兴城银行。()
25.我国第一家证券公司于1987年成立于上海。()
26.我国的证券公司分为综合类证券公司和经纪类证券公司。()
27.1994年我国组建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28.再贴现政策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资本金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
29.中央银行可以运用法定准备金政策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30.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也就是金融自由化的国家。()
31.货币政策时滞越短,越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32.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来调控基础货币的。()
33.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来调控基础货币的。()
34.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都是在二级市场而非一级市场上进行的。()
35.货币当局可以直接调控货币供给数量。()
36.一般说来通货膨胀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
37.使用GDP平减指数衡量通货膨胀的优点在于其能度量各种商品价格变动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
38.负利率是指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
39.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实行固定利率会给债务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