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pptx

发布:2025-05-21约5.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城市道路与交通第6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第6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

第6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本章内容:平面线形设计(平曲线半径、要素设计等)本章重点难点:停车视距、超高。城市道路与交通第6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

6.1平面线形规划设计的内容城市道路与交通第6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平面线形指道路中心线在平面的投影形状。组成:直线、曲线(主要是圆曲线)。

2、平面线形规划设计的内容01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确定道路中心线的走向;02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确定平面线形的组成;03分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个阶段。总体规划:确定道路走向,确定路网;详细规划:详细确定特征点、曲线要素等内容。满足小半径曲线视距、超高。加宽等要求。城市道路与交通第6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与交通第6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6.2平曲线规划设计平面线形由直线、曲线(主要是圆曲线)组成。其中,直线最多也最简单,曲线设于道路转折处,保证道路平顺连接。一、圆曲线的半径车辆拐弯时乘客有被向外推的感觉,这就是离心力的作用。弯道半径越小,推力越大。

城市道路与交通第6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圆曲线半径Rμ——横向力系数;i0——路拱横坡。

关于μμ——横向力系数,反映乘车平稳度。系数越大感觉越不稳。第6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

城市道路与交通第6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问:公式中“±”的取法?答:考虑路拱双坡,重力是增加或减少离心力影响的情况。车在弯道内侧行驶,重力与离心力反向,取+;车在弯道外侧行驶,重力与离心力同向,取-。

城市道路与交通第6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二、小半径弯道的超高和加宽1、超高1)定义:(平直线段,车行道路拱为双向坡面。)指在平曲线段,将路面外侧抬高,使路面横坡形成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单向坡面的措施。设置情况:城市道路,大多车速不高,应尽可能选用不设超高的曲线半径,一般不设超高,也不考虑加宽。

城市道路与交通2)设置原因:车辆在弯道行驶时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影响行车稳定性,转弯越大(R越小)影响越明显。因而设置超高减少离心力的影响,增加行车稳定性。超高第6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

添加标题设置条件:P51R<Rmin,即弯道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应设之。添加标题超高添加标题第6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添加标题城市道路与交通

城市道路与交通第6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1、超高4)设置方法(1)超高横坡度i超超高横坡度i超:2~6%(2)超高缓和段长度l超l超=Bi超/PP——超高渐变率,车行道外侧边缘的升降比率。P=i超-i纵

城市道路与交通第6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1、超高(3)超高横向旋转方式绕路边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当达到与内侧车道同样的单向横坡后,再将整个断面绕内侧边缘旋转至i超。绕路中线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当达到与内侧车道同样的单向横坡后,再将整个断面绕中线旋转至i超。市道路与交通第6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加宽设置原因:曲线段上车辆占用的横向宽度比直线段宽,为使车转弯时不侵占相邻车道,曲线段上车道需加宽。

2、加宽R≤250m,应在平曲线内侧设加宽。2)设置条件车道加宽值,弯道加宽过渡形式多于弯道内侧直线式加宽。3)设置方法城市道路与交通第6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

3、缓和曲线(略)城市道路与交通添加标题第6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添加标题常用回旋线(螺旋线)。添加标题

6.3路线坐标与方位角计算城市道路与交通第6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路线点坐标(x,y),路线方位角θ。确定偏角路线偏角公式:α为+,路线向偏;α为-,路线向偏。P6012345左右

城市道路与交通第6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二、圆曲线要素的计算JD1、曲线要素的关系已知曲线半径R、转折角α圆切线长T=?圆曲线长L=?外距E=?

城市道路与交通第6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二、圆曲线要素的计算JD1、曲线要素的关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