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课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PPT课件: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pptx

发布:2025-05-18约1.85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土:一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其不同的涵义。就土木工程领域而言,土是指覆盖在地表的没有胶结和弱胶结的颗粒堆积物。土与岩石的区分仅在于颗粒间胶结的强弱。;地质年代的概念;坡积物:是雨雪水流的地质作用将高处岩石风化产物缓慢地洗刷剥蚀、顺着斜坡向下逐惭移动、沉积在较平缓的山坡上而形成的沉积物。;冲积物:是河流流水的地质作用将两岸基岩及其上部覆盖的坡积、洪积物质剥蚀后搬运、沉积在河流坡降平缓地带形成的沉积物。;3.土的组成;由岩石经物理风化生成的颗粒通常是由一种或几种原生矿物所组成,它的成

成分与母岩的相同,常见的有石英,长石和云母。

颗粒一般较粗,多呈浑圆形,块状或板状。

吸附水的能力弱,性质比较稳,无塑性。;

可溶性次生矿物。最常见的有岩盐,钾盐,石膏,方解石,硫酸盐类还对金属和混凝土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土的颗粒级配;土按颗粒级配的分类;利用颗粒级配累积曲线可以确定土粒的级配指标,如d60与d10的比值Cu称;颗粒级配的测定

;曲线平缓,粒径大小相差悬殊,土粒不均匀。对于级配良好的土,土的密实度较好,地基土的强度和稳定性较好,透水性和压缩性较小。;(2)土的液相。;特点:土颗粒表面带有一定的电荷,由于静电作用力,形成双电层,双电层的厚薄也反映了结合水的厚薄。

密度较大,粘滞度高,流动性差,冰点低,比热较大,介电常数较低。这种差异随距离增加而减弱。;2)结合水;非结合水;(2)重力水。

特点:重力水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适水土层中的地下水。它是在重力或压力差作用下运动的自由水,对土粒有浮力作用。重力水只受重力控制,不受土粒表面吸引力的影响。;(3)固态水。;(3)土的气相。;;4.土的三相比例指标;土粒比重(比重瓶法):;土的含水量(烘干法):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土的干密度:土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部分的质量;天然密度;土的孔隙比: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例题1试证明如下各式:;例题2试证明:土体处在饱和状态时,含水量与干容重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例题3一击实试验:击实筒体积1000cm3,测得湿土质量为1.95kg,取一质量为17.48g的湿土,烘干后质量为15.03g,计算含水量和干重度。;例题4一体积为50cm3的土样,湿土质量0.09kg,烘干后质量为0.068kg,土粒相对密度,求其孔隙比,若将土样压缩,使其干密度达到1.61t/m3,土样孔隙比将减少多少?;5.无黏性土的密实度;第二种砂同样是理想的圆球。但其级配中除大的圆球外,还有小的圆球可以充填于孔隙中,即不均匀系数Cu=1.0,如图b。显然,这种砂最密时的孔隙比e0.35。就是说这两种砂若都具有同样的孔隙比e=0.35时,对于第一种砂,已处于最密实的状态,而对于第二种砂则不是最密实。;6.黏性土的物理特征;土的特征含水量。土从某种状态进入另外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量。

液性界限(WL)简称液限。土从塑性状态转变为液性状态时的含水量。

塑性界限(WP)简称塑限。土从半固体状态转变为塑性状态时的含水量。;塑性指数:液限和塑限的差值,即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液性指数Ip;土的灵敏度:

原状土的强度与同一土经重塑后的强度之比;7.土的渗透性;达西定律;8.地基土(岩)的分类;岩石坚硬程度分类;;碎石类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分为漂石或块石、卵石或碎石、圆砾或角砾。;砂类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全重50%的土。按粒组含量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的土。必要时可根据颗粒级配分为砂质粉土和黏质粉土。

黏性土: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按沉积年代分为:老黏性土、一般性黏土和新近沉积黏性土。按塑性指数分为黏土和粉质黏土。

特殊土:在特定地理环境或人为条件下形成的特殊性质的土。

;软土:指沿海的滨梅相、三角洲相、溺谷相、内陆平原或山区的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等主要由细粒士组成的孔隙比大、天然合水量高、压缩性高和强度低的士层。包括淤泥、淤泥质粘性土、淤泥质粉土等。;风化岩:指岩石在风化营力等作用下,使其结构、成分、性质等产生不同程度变异的岩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