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测试题及答案.doc
法律法规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公民
B.人民
C.政府
D.国家
答案:B
2.以下哪项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C.意思表示真实
D.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答案:B
3.刑法规定,已满()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12
B.14
C.16
D.18
答案:C
4.行政诉讼中,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
A.5
B.10
C.15
D.20
答案:C
5.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答案:B
6.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这属于消费者的()。
A.知情权
B.安全权
C.自主选择权
D.公平交易权
答案:B
7.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年。
A.10
B.15
C.20
D.30
答案:C
8.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时设立。
A.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
B.登记
C.交付土地
D.村民委员会同意
答案:A
9.税收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强制性
B.固定性
C.有偿性
D.无偿性
答案:C
10.根据《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应()。
A.1个以上50个以下
B.2个以上50个以下
C.1个以上100个以下
D.2个以上100个以下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出版自由
答案:ABD
2.下列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有()。
A.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B.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C.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D.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
答案:ABCD
3.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A.犯罪主体
B.犯罪客体
C.犯罪的主观方面
D.犯罪的客观方面
答案:ABCD
4.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
A.主体合法
B.内容合法
C.程序合法
D.形式合法
答案:ABC
5.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有()。
A.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B.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C.劳动合同期限
D.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答案:ABCD
6.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倍。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C
7.我国知识产权包括()。
A.著作权
B.商标权
C.专利权
D.商业秘密权
答案:ABC
8.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发生效力。
A.签订合同
B.交付
C.依法登记
D.占有
答案:C
9.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的税收保全措施有()。
A.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B.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C.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出境
D.依法拍卖或者变卖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答案:AB
10.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有()。
A.发起设立
B.募集设立
C.核准设立
D.登记设立
答案:AB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答案:正确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答案:正确
3.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正确
4.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答案:正确
5.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答案:正确
6.经营者提供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