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鹅观草栽培管理技术规程.doc
ICS65.020.20
CCSB25
DBFORMTEXT23
FORMTEXT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FORMTEXT23/FORMTEXTT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鹅观草栽培管理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起草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联系人:崔国文
联系电话联系邮箱:cgw603@163.com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TXXXX—XXXX
PAGE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春又生草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国文、李冰、冀国旭、尹航、林宇龙、梅琳琳、尹丹妮、李晓明、刘国富、孔令泽来、木扎帕尔、高志强。
鹅观草栽培管理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鹅观草(RoegneriakamojiOhwi)栽培管理中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鹅观草栽培管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6142-2008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环境条件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农田灌溉用水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选地与整地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沃、中性或偏碱性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不宜重茬连作。
整地
宜秋季整地,耕翻深度15cm~25cm。结合整地施入腐熟农家肥3t/hm2~5t/hm2或禾谷类作物复合肥(N:P:K=15:15:15)15kg/hm2~20kg/hm2,土壤耙平耙细,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播种
选种
应选择产量高、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6142-2008中的规定。
播种期
4月上旬~7月中旬。
播种量
30kg/hm2~37.5kg/hm2。
播种方法
条播,行距25cm~35cm,播种深度2cm~3cm,播后及时覆土镇压1次~2次。
田间管理
除杂草
苗期和拔节期各除杂草1次~2次,优先使用机械和人工除草,必须使用化学除草时,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
灌溉
生长期遇干旱应及时灌水,水的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追肥
种植当年可不追肥;生长第2年开始,在分蘖期或刈割后追施禾谷类作物复合肥(N:P:K=15:15:15)60kg/hm2~75kg/hm2,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坚持“防治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必须使用化学防治时,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
主要病害防治
常见病害为黑穗病和杆锈病,发现病害应及时人工清除,或采用百菌清等化学药物防治。
主要虫害防治
发生粘虫、蛴螬等虫害时应及时人工灭杀,或采用氰戊菊酯等药物防治。
收获
种植第一年可刈割1次,之后每年在初花期刈割2次,第1茬刈割时间为6月上旬,第2茬刈割时间为8月上旬。人工或机械收割,留茬高度5cm~8cm。
生产档案
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环境条件、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