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3T 190-2025鲜食甘薯膜下滴灌生产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20CCSB05
4103
洛阳市地方标准
DB4103/T190—2025
鲜食甘薯膜下滴灌生产技术规程
2025-04-11发布2025-05-11实施
洛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4103/T190—2025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地环境 1
5薯苗选择 2
6整地施肥 2
7铺滴灌和覆膜 2
8田间栽插 3
9田间管理 3
10病虫草害防治 4
11收获与回收 4
12生产档案 4
II
DB4103/T190—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主要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洛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洛阳市农林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汝阳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伊川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洛宁县农业产业服务中心、漯河市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瑞芳、李小艳、秦家范、刘忠玲、韩聚东、王自力、褚莹莹、王淑婷、李君霞、杨建波、胡晓亮、张勇跃、董振涛、王秀存、任战强、马洪涛、刘要辰、王小梅、高帅、马占宽、王淑枝、郭党、王自威、田梦、康志河、莫璐辉、许毅戈、杨乐、陈元晶、翟龙飞、齐文超。
DB4103/T190—2025
1
鲜食甘薯膜下滴灌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鲜食甘薯膜下滴灌生产技术的产地环境、薯苗选择、整地施肥、铺滴灌和覆膜、田间栽插、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回收及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有灌溉条件地区鲜食甘薯膜下滴灌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7413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T17187农业灌溉设备滴头和滴灌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559滴灌铺管铺膜精密播种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2642甘薯等级规格
DB41/T905甘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鲜食甘薯
具有糖分含量高,口感干面、软糯、香甜,食味佳、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宜直接食用或蒸煮、烘烤的甘薯。
3.2
膜下滴灌
指灌溉水通过铺在膜下的滴灌带以水滴状形式滴入土壤。
4产地环境
选择远离污染源、生态环境良好、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透气、有灌溉条件的农业生产区域种
DB4103/T190—2025
2
植。产地环境、土壤和灌溉水应分别符合GB15618和GB5084的要求。
5薯苗选择
选择具有鲜食甘薯特征特性且已通过国家品种登记或省级以上鉴定的品种,要求苗长在20cm左右,茎节粗壮有韧性的健康壮苗。所选薯苗应符合GB7413的检疫要求。
6整地施肥
6.1整地
春薯应在冬前深耕冻垡,夏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耕深25cm~30cm。
6.2施肥
底肥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依据土壤肥力科学施用氮肥。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kg~3000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kg~40kg。起垄前施入有机肥和复合肥,生育期内可通过滴灌系统补施钾肥和部分氮肥。施肥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7铺滴灌和覆膜
7.1滴灌系统配置与维护
7.1.1水源
包括井水、河水、池塘水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7.1.2供(输)水系统
供水动力:电机、汽油机、柴油机等。根据水源条件和规模选择相应的功率。
输水管道:地下输水管网和地上输水带。干管采用PVC管,支管和毛管采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