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上海市上海市卢湾区供销合作社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发布:2025-05-18约4.94万字共7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上海市上海市卢湾区供销合作社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100题)

1、下列地区中,盛产大豆、高粱、甜菜的是()。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三江平原

D.山东丘陵

【答案】:C

【解析】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即东北平原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三江平原的“三江”即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条大江浩浩荡荡,汇流、冲积而成了这块低平的沃土。解放战争后,这里成为了小麦、大豆等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盛产大豆、春小麦、高粱、甜菜等。华北平原农作物为冬小麦、棉花、花生等。黄土高原主要产物为谷类农作物。白菜、玉米、小麦等大部分农作物都可以在山东丘陵种植。

2、关于加盖印章的公文,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印章用红色

B.不得出现空白印章

C.印章上不压正文,下不压成文日期

D.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

【答案】:C

【解析】在加盖印章的公文中,印章颜色应为红色,这能体现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得出现空白印章,空白印章意味着公文可能存在不规范或未经完整审批等问题,所以要杜绝;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这样能保证公文格式的规范性和美观性。而对于加盖印章的规范要求是印章上不压正文,下要压成文日期,而不是下不压成文日期。因此,不正确的说法是印章下不压成文日期。

3、海南居民使用的语言种类较为丰富,其中使用范围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黎话

B.临高话

C.儋州话

D.海南话

【答案】:D

【解析】海南居民语言种类丰富多样,其中海南话属汉藏语系汉语闽南方言,在海南使用最广泛、使用人数最多。黎话是黎族使用的语言;临高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儋州话属汉藏语系汉语粤方言系统。所以本题应选海南话。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与修改是国家重大工程。以下选项中关于修改宪法描述正确的是()。

A.国家主席及国务院总理联合提议

B.三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半数以上的多数通过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关于宪法修改,依据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提议修改宪法主体限定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非国家主席及国务院总理联合提议,也不是三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在表决通过环节,必须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不是全体代表的半数以上的多数通过。所以符合宪法修改正确描述的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5、马千里,16周岁,是甲省体操队专业运动员,月收入3000元,能够完全满足自身生活所需,下列关于马某民事行为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马千里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马千里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马千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马千里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答案】:B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本题中马千里16周岁,系甲省体操队专业运动员,月收入3000元且完全能够满足自己生活所需,符合“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条件,所以马千里应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6、为加强对民众的思想管控,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所提的()建议。

A.文字狱

B.科举制度

C.八股取士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时期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在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而文字狱是清朝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而对不利于他们统治的言行进行严厉钳制的措施;科举制度是隋朝开创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八股取士是明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而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的制度。所以正确答案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答案】:A

【解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