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DS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文献综述).doc
基于LMP核和DDS的正弦波函数发生器设计
摘要:在频率合成领域中,直接数字合成(DDS)是近年来新的技术,它是从相位概念出发直接合成所需波形的一种新的全数字技术的频率合成方法。此次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是利用VHDL语言和QuartusII开发环境进行设计。首先对VHDL和QuartusII开发环境进行了介绍,接着对DDS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两种方法并进行了比较和做出了选择。
关键词:DDS;正弦波函数发生器;VHDL;QuartusII
前言
1.1课题研究背景
在一些电子设备的电路板故障检测仪中,往往需要频率、幅度都能由计算机自动调节的信号源。采用诸如MAX038信号发生器芯片外加电阻及切换开关等器件虽然也能调节频率和幅度,但这种调节是离散的,且电路复杂,使用不方便。而采用直接数字合成芯片DDS及外加D/A转换芯片构成的可控信号源,可产生正弦波、调频波、调幅波及方波等,并且其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可由微机来精确控制,调节非常方便。另外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跨入信息时代。现代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是功能更强,体积更小,速度更快,功耗更低。
1.2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正弦信号发生器作为电子技术领域中最基本的电子仪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测控、通信系统、电子对抗、电子测量、科研等各个领域中。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其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要求频率稳定性高、转换速度快,具有调幅、调频、调相等功能,另外还经常需要两路正弦信号不仅具有相同的频率,同时要有确定的相位差。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DDS具有相位和频率分辨率高、稳定度好、频率转换时间短、输出相位连续、可以实现多种数字与模拟调制的优点,而可编程门阵列(FPGA)具有集成度高、通用性好、设计灵活、编程方便、可以实现芯片的动态重构等特点,因此可以快速地完成复杂的数字系统。由于模拟调相方法有生产性差、调试不方便、调制度控制不精确等缺点,因此采用数字方法实现各种模拟调制也越来越普遍。现在许多DDS芯片都直接提供了实现多种数字调制的功能,实现起来比较简单,而要实现模拟线性调制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设计介绍了一种由单片机控制,并采用FPGA实现DDS功能,产生频率和相位可调的正弦波信号的方法。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波形发生器亦称函数发生器,作为实验用信号源,是现今各种电子电路实验设计应用中必不可少的仪器设备之一。二十一世纪,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多种工作频率可过GHz的DDS芯片,同时也推动了函数波形发生器的发展,2003年,Agilent的产品33220A能够产生17种波形,最高频率可达到20M,2005年的产品N6030A能够产生高达500MHz的频率,采样的频率可达1.25GHz。由上面的产品可以看出,函数波形发生器发展很快。就目前而言,国外(美)研究和使用的信号发生器大多要求频率在10Hz-50MHz,产生正弦、三角、锯齿、方波、调幅、直流等波形,而国内则对频率在5*10Hz-40MHz,能产生正弦、三角等基本波形已经调幅、调频、TTL等的信号发生器需求大。
2.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
2.1VHDL语言介绍
VHDL[1]语言是一种用于电路设计的高级语言。它在80年代的后期出现。最初是由美国国防部开发出来供美军用来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和缩减开发周期的一种使用范围较小的设计语言。VHDL翻译成中文就是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主要是应用在数字电路的设计中。它在中国的应用多数是用在FPGA/CPLD/EPLD的设计中。当然在一些实力较为雄厚的单位,它也被用来设计ASIC。
VHDL主要用于描述数字系统的结构,行为,功能和接口。除了含有许多具有硬件特征的语句外,VHDL的语言形式、描述风格以及语法是十分类似于一般的计算机高级语言。VHDL的程序结构特点是将一项工程设计,或称设计实体(可以是一个元件,一个电路模块或一个系统)分成外部(或称可视部分,及端口)和内部(或称不可视部分),既涉及实体的内部功能和算法完成部分。在对一个设计实体定义了外部界面后,一旦其内部开发完成后,其他的设计就可以直接调用这个实体。这种将设计实体分成内外部分的概念是VHDL系统设计的基本点。
相比其他语言的优势:
与其他的硬件描述语言相比,VHDL具有更强的行为描述能力,从而决定了他成为系统设计领域最佳的硬件描述语言。强大的行为描述能力是避开具体的器件结构,从逻辑行为上描述和设计大规模电子系统的重要保证。
VHDL丰富的仿真语句和库函数,使得在任何大系统的设计早期就能查验设计系统的功能可行性,随时可对设计进行仿真模拟。
VHDL语句的行为描述能力和程序结构决定了他具有支持大规模设计的分解和已有设计的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