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模式及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pptx
社区工作模式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
社区工作模式分类直接干预法与非直接干预法(Batten,1967)社区发展、社会计划、社会行动等三模式(Rothman,1995)社区发展、计划、政治行动、方案发展与服务协调、社区联络等五模式(TaylorRoberts,1985)邻里与社区组织、功能社区组织、社区之社会与经济发展、社会计划、方案发展与社区联络、政治与社会行动、联盟、社会运动等八模式(Weil,1996)
社区发展模式假设透过社区民众广泛地参与社区事务,共同来决定社区目标与行动方案,可达成解决社区问题、获致社会变迁的目的。主要重点包括民主的工作程序、志愿合作、自助、培养在地的领导人才以及教育工作。
社区发展模式-關心的問題工业化及科技的发展导致社区人际间疏离感的问题。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失去尊严、没有归属感,且又不能以民主的方式解决问题。
社区发展模式-目標注重过程目标。着重社区能力整合性的发挥,亦即在自助、团结、合作的基础上去解决社区问题,并运用民主的程序来做决策。
社区发展模式-策略與技術主要策略为引导社区参与,包括各种性别、年龄、种族、宗族、宗教、经济,社会、文化等个人与团体。让社区成员有机会来讨论社区问题,决定社区需要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主要工作技术:沟通与讨论。在社区中各种不同的个人、团体、派系当中进行协商,以获致共同的看法及意见。
社区发展模式-變革的媒介社区团体为主要媒介。即社区工作者去组织、成立社区团体,并协助、引导社区团体运作,以此达到社区变革的目的。
社区发展模式-工作者的角色使能者的角色。在促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帮助社区民众表达不满,鼓励社区民众组织起来,培养社区民众有良好的人群关系(人际关系),关注共同的目标。
社区发展模式-案主的範圍與角色案主通常是指一个地方社区,例如一个邻里、村庄、城镇等,但也可以是功能社区中的弱势社群。在社区发展模式中,案主应该活跃的参与社区活动,在社区团体中表达自已的感觉与需求,并共同决定社区的目标以及采取共同的行动。所以案主是参与者。
社区发展模式-優點强调自助自决,可使居民自己决定及推行切合本身社区需要的工作注重和谐的工作手法,强调居民及团体间的合作互助,有助于营造互相关怀的社区气氛。着重沟通和合作。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不喜对抗、爱面子。
社区发展模式-缺點社区面对的问题愈来愈复杂,单靠社区居民的参与,未必能有效解决问题。社区内存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各自关注本身的利益和所获得的资源分配,团体之间容易因资源分配或立场不同而对立。透过社区人士的民主参与,未必能有效解决社区问题。
社会计划模式假设在一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需要专门的计划者透过技术能力的运作,包括操弄大型科层组织,才能够引导复杂的变迁过程,并设计各种计划与政策,以有效的方式执行之,将各种服务输送给有需要的人群。着重以问题解决的技术去解决具体的、实质上的社区问题。以理性的、谨慎的计划去控制变迁。
社会计划模式-關心的問題社区内存有的各种具体问题,例如住宅问题、就业问题、休闲康乐活动问题、老人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等。
社会计划模式-目標着重任务目标。以解决实质的社会问题为主要的工作取向。
社会计划模式-策略與技術工作策略:提出行动方案,包括收集跟问题有关的各种资料,以了解问题的事实真相及原由,并以理性的态度决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技术:事实发现与分析的技术。社会计划者在收集资料、分析事实、决定方案、采取行动等过程中居于主要位置。
社会计划模式-變革的媒介社会计划工作者透过其所属的正式组织的运作,以达到变迁的目的。
社会计划模式-工作者的角色扮演专家的角色。专家的角色包括社区诊断、研究、信息提供、组织运作、评估等。
社会计划模式-案主的範圍與角色案主可以是地理社区,也可以是功能社区。案主是服务的接受者,即所谓的消费者,而不是社区活动方案或目标的决策者。
社会计划模式-優點有系统及周详地考虑事实,以客观的理由及逻辑去分析各个可行的方案及估量其后果,然后作出最理想的决定。它是由上而下的改变及介入,透过专家的知识、科学决策的能力及其权威,推动及策划改变。
社会计划模式-缺點这种策划手法侧重专家知识及领导,容易引起居民对专家的依赖,亦易为政客利用,成为他们增加政治本钱的手段。计划通常都有多于一个不同的目标,所设计的方案亦会是个混合产品,既代表了各方面利益的妥协,亦满足了各方面利益的需求;有时候受助者或工作对象的需要容易被忽略。
社会行动模式假设一群弱势地位者,需要被组织起来、与他人联合,并根据社会正义或民主的理念,对大社会提出适当的要求,如资源的增加或合理的对待;有时社会行动会希望推动社会制度或社会本身的根本变革。社会行动在于结合社区力量,以寻求权力及资源的再分配,甚至改变基本政策。
社会行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