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地产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管理研究.pdf
ZH地产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管理研究
本文是一篇工程管理论文,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
1.1.1研究背景
在我国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城市化需求带领着中国房地产行
业的迅速崛起。但近几年来,在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的调控下,房地产
行业过剩产能得到了有效控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对房屋的需求逐渐
降温,经过国家调控已逐步走向均衡,小业主的购买需求也趋于理性,标
志的地产行业步入了更加规范的阶段。
面对规范化的市场环境,房地产行业暴利的景象开始淡去,小型的地产企
业开始退出市场或者被大型的企业兼并,整个地产行业都在加速整合。那
么剩下的这些大型的地产企业在获取了整合后的市场资源并且迅速扩张的
同时,如何能够继续占领市场,保持销售业绩,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占据优
势,就成了房地产企业索要思考的新问题。
在日渐理智的小业主眼中房地产项目的质量势必是摆在首位的,而这里的
质量,并不能狭义的理解为工程施工质量或者建筑实体质量。包括项目区
位、配套设施、使用功能、园区景观等为核心的投资、设计质量,以及包
括项目交付以后的维修、物业等工作的交付质量也显得尤为重要,这些与
施工质量共同构成了广义的房地产项目质量的概念。
20世纪50年代,阿曼德.费根堡姆提出了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理念,他把
全过程质量管理定义为:“为了能够在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
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
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
系”。换句话说,就是组织企业内的全体部门、全体员工以及相关的合作
单位参加,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全方位的严格把控影响产品质量的各方
面因素,经济的生产并向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的系统。
ZH地产集团作为国内房地产业前列的标杆企业,经过多年了探索和总
结,在工程施工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甚至在业
内被称为工程领域的“西点军校”。但是近几年,在完成了对光大地产、
中建地产和中信地产的兼并后,面对庞大的土地储备和来自万科、碧桂
园、龙湖、保利等标杆单位的竞争压力,要继续提升品牌品质,只把目光
聚焦在工程领域已经远远不够。本文将对ZH地产现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
阐述,进一步分析现行体系下所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基于投资策划阶段、
规划设计阶段、招标采购阶段、施工建设阶段、后期交付阶段的全过程提
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国外的专家、学者在房地产项目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呈现出成熟度高的特
点,取得的研究成果也相对突出,本文从理论和实务两个角度对国外研究
成果梳理如下:
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以产品质量为核心,通过全员参与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
体系。科学性、预见性、全周期和全功能等特点,让这一质量管理理念有
助于控制成本,提高意识,减少事故,提高市场认知度。但是,整个的管
理过程也具有宣传、培训和管理成本高的缺点。如果不合理的规划质量关
键项可能会导致系统在短期内达到最佳状态,但从长远来看却效果欠佳。
“正确地完成正确的事情”它是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战略思维间的配合,也
只有完成正确的事情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市场竞争力。
武利庭立足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从项目开发全过程的角度分析了项目
质量管理总体情况。邵怡、蔡宝林等人根据项目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和
目标,引入了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先进理念,详细研究了开发各阶
段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王俊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
构建方面的研究,完成了精细化质量管理体系和评估模型的构建。孙晓阳
和朱晨山两人以城市综合体等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为基础,以综合合同管
理模式和第三方质量管理模式为基础。分析了引进第三方监督机构对提升
项目质量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基于社会竞争的视角,黄英伟探讨了制约房
地产开发项目质量改善的关键因素,并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实证分
析。靳继凯以HY商务中心房地产建设项目为例,详细分析了影响项目各
阶段质量管理的因素,构建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工程质量管理综合评价
模型。对如何改进本项目的质量管理进行定量实证研究,提出相应的对
策。
2房地产项目全过程质量管理概论及理论基础
2.1房地产项目质量管理概论
2.1.1质量的定
关于质量定义的说法有许多,但其实质都是“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
隐含需求的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在质量相关理论的发展中,质量
所涵盖的范围远不仅仅是产品,同时还包括工作质量,也就是对产品质量
的保证,或者与产品质量相关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