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清版)DB33∕T 381-2024 白术生产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5-15约7.37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CCSB05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381—2024代替DB33/T381—2012

白术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productionof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Rhizoma

2024-06-23发布2024-07-23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381—2024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3/T381—2012《白术生产技术规程》,与DB33/T381—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施肥管理,删除人粪尿应用,增加有机肥料使用规范技术(见6.3,2012版6.4);

——修改了去除花蕾,细化除去花蕾操作(见6.6,2012版6.7);

——修改了病虫害防治,删除未在药材生产登记使用的农药,增加了在白术药材生产登记使用的农药(见第7章,2012版6.8);

——修改了产地加工,增加烘房加工(见第8章,2012版7.2)。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磐安县中药创新发展研究院、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台州学院、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成药业有限公司、金华市品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磐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盼、孙健、童应鹏、朱丽燕、沈阳辉、宗侃侃、王松琳、邓惠敏、徐凯玠、何晓婵、杨诗玉、马俊虹、宫福雨、傅杨群、杨凡、刘西、林文韬、羊超菠、黄芳、张银平、王志安。

本标准及其所替代标准的历代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2年首次发布为DB33/T381—2002,2012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DB33/T381—2024

1

白术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苗繁育、药材栽培、病虫害防治、收获与产地加工、包装、运输及贮存、档案管理及生产模式图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白术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18877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GB/T24689.2植物保护机械杀虫灯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SB/T11182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版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白术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Rhizoma

菊科苍术属多年生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干燥根茎。

3.2

术栽reproductiveseedling

用作栽种的1年生白术地下根茎。

4产地环境

宜选择生态条件良好、夏季凉爽的农业生产区域,产地环境符合GB3095、GB5084、GB15618的技术和标准要求。

5种苗繁育

DB33/T381—2024

2

5.1品种选择

选择品质优、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浙江道地种源或经过审(认)定的浙江品种,如‘浙术1号’。

5.2制种

繁育种子的生产群体应来源于优质、优形的同一种源。制种地块可在6月上中旬,选形态一致,分枝少、叶片较大、叶色深绿、茎秆矮壮、花蕾大、无病虫害的植株作种株,每株留顶部花蕾5个~8个,除去其它花蕾。11月上中旬,当总苞外壳变紫色,微开并现白色冠毛时,选晴天,挖取植株,连同茎叶束成小把悬挂于阴凉通风处15天~20天,晒2天~3天,待总苞片完全裂开,打出种子,去除绒毛、瘪子和其它杂质,再晒1天~2天,收藏来年备用。

5.3术栽培育

5.3.1选地和整地

选择海拔300m以上、土层较深、光照较好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