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花果管理技术.pptx
葡萄花果管理技术演讲人:日期:
目录CONTENTS01生长周期调控02疏花疏果技术03营养管理措施04病虫害协同防控05环境因子调控06采收品质保障
01生长周期调控
摘心处理摘除新梢嫩尖,促使养分向花芽分化,提高花芽质量。花芽分化关键期管理施肥管理在花芽分化前,施用磷钾肥,控制氮肥的用量,以促进花芽分化。枝条修剪剪除病弱、交叉、重叠的枝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花芽分化。
温度调节花期湿度应保持在50%-60%,湿度过高易引发病害,过低则影响花的授粉。湿度控制通风换气保持棚内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和过多的湿气,有利于花的正常发育。花期适宜温度为20-25℃,过高或过低会影响花的正常开放和授粉。花期温湿度控制要求
坐果率优化技术授粉管理采用人工授粉或放养蜜蜂等昆虫进行授粉,提高授粉率和坐果率。疏花疏果营养调节在花期进行疏花,在果期进行疏果,避免果实过多导致养分供应不足。在花果期,适当施用含有微量元素和激素的肥料,促进果实膨大和坐果率。123
02疏花疏果技术
花穗整形方法根据葡萄品种和生长情况,保留一定数量健壮花序,剪除多余、弱小、过密花序。疏花序保留花序主轴和顶端部分,剪除花序过长的分支,使花序紧凑。花序整形将花序副穗和穗尖剪掉,使花穗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利于果实发育。修剪副穗
通常在坐果后进行,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果实发育和品质。疏果时间节点与标准疏果时间保留果穗主轴和顶端部分,剪除弱小、畸形、过密和病虫害果粒,使果穗紧凑,果粒大小均匀。疏果标准根据葡萄品种、树势和土壤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果实负载量,以保证果实品质和产量。果实负载量
负载量平衡策略以产定果根据葡萄架面负载能力和预期产量,确定合理的留果量,避免果实过多或过少。平衡负载通过修剪和调整果穗数量等方式,使葡萄架面负载分布均匀,避免局部过载或空虚。合理施肥根据葡萄生长需要和土壤条件,合理施肥,促进果实发育和树体营养积累。
03营养管理措施
开花前适量施用氮肥,促进花芽分化和花序发育。开花后,减少氮肥用量,以控制新梢旺长。氮肥施用策略花期需注重磷肥和钾肥的施用,磷肥可促进花粉萌发和受精,钾肥能提高果实品质和抗逆性。磷肥和钾肥的配合花期需保持土壤适度湿润,避免过干或过湿,以免影响花的正常开放和授粉受精。水分管理花期肥水调控方案
微量元素补充要点硼对花粉萌发和受精有重要作用,缺硼会导致花而不实或落花落果。建议花期喷施硼酸或硼砂溶液。硼元素锌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参与生长素的合成,缺锌会导致小叶病,影响光合作用和果实发育。建议花期前后喷施锌肥。锌元素铁是叶绿素合成的必需元素,缺铁会导致黄叶病,影响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建议通过土壤施用含铁肥料进行预防。铁元素
喷施时期叶面肥的浓度要适中,过低效果不佳,过高易灼伤叶片。建议按照肥料说明书推荐浓度使用。喷施浓度喷施方法叶面喷施要均匀,以叶片背面为主,因为背面气孔较多,吸收能力强。同时,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时段喷施,以免产生药害。在花前、花后和果实膨大期,根据树体营养状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叶面喷施时期。叶面喷施技术规范
04病虫害协同防控
123花果期常见病害防治葡萄黑痘病主要为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如叶片、叶柄、嫩梢等,应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同时喷施药剂进行防治。葡萄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花序和果实,防治方法包括保持通风透光、排水良好,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并喷施药剂。葡萄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侵染叶片和新梢,防治方法包括加强通风透光、合理施肥,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并喷施药剂。
物理防控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黄性等特点,采用灯光诱杀、黄板诱虫等物理方法进行防治。虫害物理/化学防控化学防控根据害虫的种类和发生时期,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浓度进行喷施,注意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避免产生抗药性。果实套袋在花后幼果期进行果实套袋,可防止多种害虫危害果实,同时减少农药残留。
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天敌昆虫引入或保护害虫的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可有效控制害虫数量。微生物制剂性诱剂诱杀使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可防治多种害虫,且对环境和天敌昆虫无害。利用害虫的性信息素,制成性诱剂诱杀害虫,具有高效、环保、不伤害天敌昆虫等优点。123
05环境因子调控
光照强度优化管理01光照是葡萄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合理调控光照强度可以提高葡萄的光合速率,促进葡萄的生长和发育。光照强度对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02通过遮阳网、反光膜等手段,根据葡萄的生长阶段和天气状况,调节葡萄园的光照强度,使葡萄得到最适宜的光照条件。光照强度的调节方法03适宜的光照强度可以提高葡萄的光合产物,促进葡萄的糖分积累和色素形成,从而提高葡萄的品质。光照强度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降雨防护与排水设计降雨过多会导致葡萄园湿度过大,容易引发病害;降雨过少则会导致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