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结构设计.pptx
人防工程结构设计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1
设计基本原则
02
材料选择标准
03
结构分析要点
04
防护构造措施
05
施工技术要求
06
运维管理规范
01
设计基本原则
防护等级
人防工程的防护等级应根据战时空袭威胁和防护要求确定,分为常规武器防护和核武器防护。
安全标准
人防工程应满足结构安全、防火、防水、防化等方面的安全标准,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防护等级与安全标准
平时功能
人防工程在平时应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作为地下停车场、商业设施等。
战时功能
人防工程在战时应能迅速转化为避难场所,为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避难空间。
平战结合功能需求
人防工程结构设计应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规范,如《人防工程设计规范》等。
国家规范
人防工程结构设计还需参考行业标准和经验,如人防工程专用设备的选用、安装等。
行业依据
国家规范与行业依据
02
材料选择标准
抗冲击防护材料
高强度钢材
具有优异的抗拉、抗压强度,用于防护层、门窗等关键部位。
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复合而成,抗冲击性能强,用于制作头盔、防弹衣等。
复合材料
具有高硬度和抗冲击性,用于防弹、防爆等关键部位。
陶瓷材料
主体结构材料强度
优质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满足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钢材
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是人防工程主体结构的主要材料。
钢筋混凝土
高强度、高韧性,用于制作防护门、防爆井等。
铸铁
耐久性特殊处理
采用喷涂防腐涂料、热镀锌等方式,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能。
防腐处理
对材料表面进行特殊防水处理,防止水侵蚀和渗透。
防水处理
采用抗氧化、抗紫外线等措施,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抗老化处理
01
02
03
03
结构分析要点
爆炸荷载计算模型
根据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参数,计算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爆炸冲击波计算
01
分析爆炸引起的地震波对结构的影响,确定结构的抗震性能。
爆炸地震波计算
02
将爆炸冲击波和地震波对结构的影响进行组合,作为结构设计的依据。
爆炸荷载组合
03
抗震抗压性能验证
抗震验算
通过模拟地震作用,验证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不发生倒塌或严重破坏。
01
抗压验算
计算结构在常规荷载和特殊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确保结构的承压能力和稳定性。
02
动力时程分析
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研究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
03
局部稳定性分析
针对结构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局部稳定性分析,确保结构在受力过程中不出现局部失稳或破坏。
构件稳定性验算
对结构中的各类构件进行稳定性验算,包括柱、梁、墙等,确保构件在受力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
整体稳定性分析
考虑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分析结构在受力过程中的整体变形和位移情况。
结构稳定性校核
04
防护构造措施
防爆隔墙设计规范
根据防护等级和爆炸荷载,选择合适的墙体结构类型,如钢筋混凝土墙、钢板墙等。
墙体结构选型
依据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压力和碎片穿透能力,计算并确定墙体的最小厚度。
墙体厚度确定
避免在防爆隔墙上直接开设大口,必须开口时应设置防爆门窗或进行加固处理。
墙体开口处理
确保防爆隔墙与周边结构的牢固连接,防止爆炸时墙体倒塌或位移。
墙体与周边连接
密闭性能要求
门体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能够有效阻止有毒有害气体和爆炸产物的扩散。
密闭防护门选型
01
门体材料选择
根据防护等级和爆炸荷载,选择高强度、抗冲击、耐腐蚀的门体材料。
02
门锁及配件
采用具有防爆功能的锁具和配件,确保门体的密闭性和安全性。
03
门槛与地面处理
设置门槛和地面密封条,防止门体下方的缝隙成为气流和爆炸产物的通道。
04
01
02
03
04
在通风口处安装消波器或消波片,降低通风口处的冲击波压力和噪声水平。
通风消波系统集成
消波设施配置
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消波效果。
通风系统的维护
确保通风系统的设计与防护要求相协调,避免通风设施成为防护的薄弱环节。
通风与防护的协调
在防护区域内合理设置通风口,确保空气流通,同时避免冲击波和爆炸产物的直接传播。
通风口设计
05
施工技术要求
顶板施工
采用支撑式模板施工,确保顶板平整、强度符合要求。
墙体施工
采用预制拼装技术,提高施工速度和墙体精度。
防水施工
针对人防工程特点,采用防水混凝土和卷材防水层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工程防水效果。
爆破施工
在需要开口或拆除部位,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减少对周围结构的震动和破坏。
特种施工工艺标准
钢筋连接
构件连接
预埋件连接
变形缝处理
采用焊接、机械连接等方式,确保钢筋连接牢固、传力可靠。
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应满足设计要求,连接部位应平整、密实,避免出现空隙或漏筋现象。
预埋件应位置准确、埋设牢固,与混凝土结构紧密结合。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