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权力结构对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pdf
摘要
现代创新理论的提出者约瑟夫.熊彼特说,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
而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创新也是其在市场上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没有创新,
企业就失去了竞争力和生命力,也就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不过创新本身是一件具有风险的事情,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企业创新是
企业家对企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企业家期望通过创新来促进企业组织形
式的改善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使企业不断适应经济和市场发展的要求,
为企业赢得先机。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创新失败的风
险。
企业的高管团队在经营企业时,经常要面临企业是否需要创新的抉择。
而作为高管团队的核心,在面对企业是否需要创新时,CEO往往又承担着最
为重要的责任。CEO拥有着企业最大的权力,在公司经营中自然也扮演着最
重要的角色,也最有能力去决定和影响公司的战略性决策。相应的,这些决
策的成功与否也与其利益息息相关。CEO作为企业管理层的核心,可以说在
企业的创新过程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
正因为如此,很多学者在研究创新的时候,开始关注公司管理团队尤其
是CEO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已有的文献中,很多学者就对CEO的权力特征
与企业研发投入或者企业专利获得等能衡量企业创新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做
了相关研究,并且得到很多有益的结论。也发现CEO的权力特征对于企业创
新确实有影响。
已有的大部分文献,在探讨CEO权力特征和创新的关系时,作者往往从
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权力特征出发对企业创新进行研究。在分析CEO权力特征
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时,缺乏整体层面的探究,并且得出来的结论也并不一致。
基于此,本文希望能够通过较为全面的分析,来探讨CEO权力特征与企业创
新之间的关系,并且希望能够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本文中,笔者选取了中国创业板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获得了
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相关公开数据,来研究CEO权力特征对企业创
新之间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在被解释变量上,本文跟大多数文献一样,
选择了常用的RD与营收之比来度量企业创新强度。而在解释变量上,根据
以往的参考文献,选择CEO年龄,受教育程度,两职合一,CEO持股,政治
关联,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第一大股东,第二大到第五大股东作为
本文的解释变量。同时,本文借鉴了Finkelstein的CEO权力结构模型,用因
子分析法对上述CEO的权力特征进行归类,发现CEO权力特征可以由能力权
力,所有权权力,组织权力,监管机制这四个变量去测度。
通过对CEO权力结构与研发投入强度的实证研究。本文发现:(1)CEO
能力权力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正相关。表明能够体现CEO的个人能力的
权力特征,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年轻,高学历,两职兼
任和政治关联,这四个权力特征都能够体现CEO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在面
对需要做出创新,进行研发投入决策的时候,能力更强的CEO能更快的处理
信息,分辨出内外部的情况,把握机会做出相应的决策。换句话说,能力更
强的CEO更能把握住创新的机会。因为创新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
本来就需要匹配更强能力的企业管理者来主导和保证它的进行。(2)CEO所
有权权力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正相关。从委托代理的理论来看,CEO成
为企业的所有者,可以解决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可能产生的利益冲突,使CEO
可以更好的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去思考要进行的业务,从而保证企业的长期
利益。结论也表明如果赋予CEO更多的股权激励,可以促使CEO去做更多的
企业创新工作。同时,对于企业而言,如果企业第一大股东是企业CEO,作
为企业的所有者,CEO持股越大,就会做越多的研发投入来保证自己的长期
收益,倘若第一大股东不是CEO,第一大股东持股越多,会促使第一大股东
去行使监管权力,促使CEO去做更多的研发投入。(3)CEO组织权力与企业
研发投入强度负相关,一般显著,表明企业应该重视董事会规模的治理,同
时对于独立董事,应该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在该领域专家的优势,促进企业的
研发投入。(4)监管机制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正相关。说明第二到第五股东
有较高的所有权的时候,会促进对企业管理者的监管,从而限制CEO的权力,
使CEO减少机会主义动机寻租,引导CEO去做能够增进企业长期价值的研发
投入。
中国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脱颖而出,
企业必须创新,提高自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