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超标排放快速识别试验方法规范的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pdf
《机动车超标排放快速识别试验方法规范》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1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本团体标准是2020年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关于下达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2020年度第三批团体
标准制定计划的通知(中内协[2020]39号)”中的计划项目任务,标准项目名称《机动车超标排放快
速识别试验方法规范》,项目编号:CICEIA2020016。该标准的研究任务来源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移动污染源排放快速在线监测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16YFC0201000。该标准由宝龙环
保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等单位参与制定。
1.2主要工作过程
起草阶段:根据项目计划,2019年6月19日安徽宝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合肥举行了第一次标
准制定讨论会,对该产品的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搜集现有国内外资料,对
标准及编制说明讨论稿框架及编制方向进行了讨论,最终形成了标准及编制说明草案。2019年10月
28日召开专家论证会,对标准中的内容和参数开展逐步论证,并开展了标准测试工作,对标准中的检
验方法作了调整;2020年1月14日、2020年3月4日对制订依据、标准水平、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
内容进行了两次研讨,形成了标准讨论稿。根据反馈意见编制工作组对讨论稿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标
准征集意见稿。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本标准由安徽宝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牵头,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市延庆区环境保护监测站等单位共同负责起草。
主要成员:王小虎、刘进、许红艳、何莹、凌强、桂华侨、杜建波、王京伟、郭勇、王计广、危
红媛、李享等。
所作的工作:王小虎任工作组组长,全面负责标准的协调工作,审核标准相关资料。刘进、何莹、
凌强、桂华侨、杜建波、王京伟、郭勇负责相关资料的收集、甄选、试验数据的整理、技术内容的编
制、标准文件的编写和编制说明的编写;王计广负责标准的审核;许红艳、危红媛、李享负责整理资
料合并上报等。
2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标准编制原则
2.1.1技术进步原则
积极推进新产品、新应用的标准制定和推广,不断提高新产品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推进技术进步
和新产品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本标准的编制,规定了利用遥感检测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系统规范性,
并为下阶段排放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奠定基础。
2.1.2协调配套原则
标准体系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和现有的机动车尾气遥测相关标准互相协调、互为补充,为国家
标准与行业标准以及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的结合起到积极作用。
2.1.3市场导向原则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空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技术成为提升车辆
尾气排放监管能力和效率的重要手段,而遥感检测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系统规范性要求日益明显。编
制过程中结合了我国国情,考虑了试验方法的可操作性、普及性,使本标准更科学,更规范,标准涉
及的验证方法和手段具有实实在在的可操作性。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了机动车尾气遥测通用技术要
求、遥感检测方法等相关标准、法规、章程及规范的要求,具体如下:
HJ845-2017在用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遥感检测方法)
JB/T12573—2018机动车尾气立式遥测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DB11318-2005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和检测方法(遥测法)
2.2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机动车超标排放快速识别系统的设计、生产和试验。
本标准规定了机动车超标排放快速识别系统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油车污染物排放浓度的超标排放快速识别设备。
2.3解决的主要问题
机动车行驶燃烧汽油或柴油排出的大量有害废气是城市环境中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研究表
明,部分城市中机动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已占到整个城市大气污染的80%。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
增加,空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技术成为提升车辆尾气排放监管能力和效率的重
要手段。
从排放控制的角度看,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最终目的是控制在用车使用阶段的污染物排放量,
而及时发现排放超标的故障车辆并进行维修是控制在用车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