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制度.pptx
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制度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2感染预防操作规范03监测与报告机制04教育培训体系05应急处理预案06监督与持续改进01组织架构与职责
01组织架构与职责PART
主任委员包括感染性疾病科、临床微生物室、医院感染管理科以及相关临床科室负责人或专家。委员秘书由感染管理部门专职人员担任,负责委员会日常工作的组织与协调。由医院主管领导或者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感染管理委员会构成
监督执行监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监测与报告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报告和调查,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培训与教育组织本科室医务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质量评估定期对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科室感控小组职能
专职人员岗位职责感染防控负责制定医院感染防控计划、措施和操作流程,并组织实施和监督。监测与分析负责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数据收集、分析和反馈,及时发现感染风险并提出防控建议。培训与宣传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宣传,提高全院感染防控意识和水平。感染防控技术研究开展医院感染防控技术研究,探索新的感染防控方法和策略,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02感染预防操作规范PART
标准预防措施执行手卫生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洗手或手消毒,确保手部洁净。戴口罩在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飞沫或进行无菌操作时,佩戴医用口罩。防护用品使用正确使用手套、隔离衣、眼罩等防护用品,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消毒与灭菌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和物品的消毒灭菌程序,防止病原体传播。
分级防护装备要求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诊、急诊等场所,穿戴工作服、口罩、帽子等基本防护用品。标准防护严密防护在接触感染性疾病患者时,需穿戴隔离衣、手套、眼罩等防护用品。在接触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进行高风险操作时,需穿戴防护服、呼吸防护器等高级防护用品。123
消毒剂选择根据消毒对象选择适合的消毒剂,如含氯制剂、过氧化物等。消毒方法根据物品的性质和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浸泡、擦拭、喷雾等。灭菌方法对于需要灭菌的物品,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等可靠的灭菌方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消毒灭菌质量符合要求。消毒灭菌技术标准
03监测与报告机制PART
住院患者感染监测针对手术部位、呼吸道、泌尿道等特定部位进行感染监测,以评估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特定部位感染监测高风险人群监测加强对新生儿、老年人、免疫低下患者等高风险人群的感染监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系统跟踪住院患者的感染症状,及时发现和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多重耐药菌预警流程耐药菌筛查对临床标本进行耐药菌筛查,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的存在。预警机制建立多重耐药菌预警机制,一旦发现耐药菌,立即通知相关科室和人员。隔离措施对携带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防止耐药菌的传播。
暴发事件确认发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立即进行调查确认,确保事件的真实性。暴发事件上报程序暴发事件报告确认暴发事件后,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暴发事件处理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暴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包括感染源调查、传播途径分析、消毒隔离措施等,防止感染扩散。
04教育培训体系PART
全员感控基础培训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包括感染的定义、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染风险意识提高员工对医院感染风险的认知,树立“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意识。感染控制技能如手卫生、个人防护装备使用、清洁与消毒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医院感染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增强法律意识。
重点科室专项教育感染科针对感染科医护人员,加强传染病防治、隔离措施等方面的培训。手术室强化无菌操作技术、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术后感染控制等方面的教育。重症监护室培训医护人员如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感染等重症监护室常见感染。消毒供应室加强消毒灭菌技术、消毒设备使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如手卫生、个人防护装备穿戴、消毒灭菌操作等。实践技能考核评估新员工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责任心。感染防控意识考括医院感染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考核考察新员工在感染暴发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应急处理能力考核新入职人员岗前考核
05应急处理预案PART
职业暴露处置流程立即报告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进行紧急处理。紧急处理对暴露部位进行紧急处理,如清洗、消毒等,并尽快接受医疗评估。跟踪监测对暴露者进行定期跟踪监测,确保未感染相关疾病。保密与关怀对暴露者进行保密,并提供心理支持和关怀。
发现传染病暴发时,应立即按照规定程序向上级报告。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紧急隔离,防止疫情扩散。追踪与患者有接触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