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解读.docx
2025《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解读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范围内常见且具有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之一。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作为一种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在HCC的综合治疗中占据着关键地位。2025版《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最新、更科学的指导,以下对其详细内容进行解读。
一、TACE治疗的原理及理论基础
TACE治疗主要基于肝脏的双重血供特点。正常肝脏组织由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其中门静脉供血约占70%-80%,肝动脉供血约占20%-30%。而肝细胞癌组织的血供主要来自肝动脉,约占90%以上。
TACE治疗时,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选择性地注入肿瘤的供血动脉。一方面,高浓度的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发挥强大的杀伤作用,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同时减少全身不良反应。另一方面,栓塞剂阻塞肿瘤的供血动脉,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使肿瘤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这种化疗与栓塞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肿瘤进行打击,提高了治疗效果。
二、TACE治疗的适应证
1.早期肝细胞癌
对于不适合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的早期HCC患者,TACE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早期HCC肿瘤体积相对较小,TACE能够精准地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栓塞和化疗药物灌注,有可能使肿瘤缩小,部分患者甚至可以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从而提高生存率。例如,对于单个肿瘤直径小于5cm或肿瘤数目不超过3个且最大直径小于3cm的患者,TACE可以作为初始治疗手段。
2.中期肝细胞癌
中期HCC患者通常肿瘤体积较大或数目较多,但没有血管侵犯和远处转移。TACE是中期HCC的标准治疗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对于中期HCC患者,接受TACE治疗后,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中位生存期也有所延长。
3.作为术前降期和术后预防复发的手段
在术前,对于一些肿瘤较大或存在多个肿瘤的患者,TACE可以使肿瘤缩小,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术后,TACE可以对可能残留的微小病灶进行治疗,减少肿瘤的复发风险。例如,对于一些肝脏储备功能较好但肿瘤较大的患者,术前进行1-2次TACE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进行手术切除,术后再根据情况进行预防性TACE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无瘤生存期。
三、TACE治疗的禁忌证
1.严重肝功能障碍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C级的患者,肝脏储备功能严重受损,无法耐受TACE治疗。此类患者肝脏合成、代谢等功能严重下降,TACE治疗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肝脏损伤,导致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此外,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一般认为大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凝血功能严重异常(如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50%)等也是TACE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2.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
门静脉是肝脏的重要供血血管之一,当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时,肝脏的血液供应主要依赖肝动脉。TACE治疗通过栓塞肝动脉,可能会导致肝脏严重缺血,引起肝功能急剧恶化。因此,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且侧支循环未建立的患者不适合进行TACE治疗。
3.肿瘤体积过大
当肿瘤体积超过肝脏体积的70%时,TACE治疗可能会导致大面积的肝脏组织缺血坏死,引起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和全身不良反应。此时,TACE治疗的风险远远大于收益,一般不建议进行。
4.严重感染
患者存在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或肝脓肿等局部感染时,TACE治疗可能会导致感染扩散,加重病情。因此,需要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考虑进行TACE治疗。
四、TACE治疗的操作流程
1.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进行全面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肝脏超声、CT、MRI等,以明确肿瘤的大小、数目、位置、血供情况等,评估患者的肝功能和身体状况,判断是否适合进行TACE治疗。
(2)签署知情同意书: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TACE治疗的目的、方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风险等,取得他们的理解和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备皮和药物过敏试验:常规进行腹股沟区皮肤准备,同时进行碘过敏试验,以确保患者对造影剂不过敏。
(4)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等,以及肝脏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肿瘤的大小、数目、位置、血供情况等。
(5)术前用药:术前可给予患者镇静、止吐等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和预防呕吐等不良反应。
2.操作过程
(1)局部麻醉:在腹股沟区进行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将导管插入至肝总动脉或肝固有动脉,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