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地区港口航道工程的特殊施工.doc
冻土地区港口航道工程的特殊施工
冻土地区的港口航道工程施工面临诸多特殊挑战,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施工技术和措施,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以下从施工前准备、基础处理、结构施工、航道疏浚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监测等方面介绍其特殊施工要点:
施工前准备
-详细勘察:除常规勘察外,需重点查明冻土的类型(如季节性冻土、多年冻土)、分布范围、冻土层厚度、冻结和融化特性、地下水位等。例如使用地质雷达探测冻土层的分层情况,通过钻孔取土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为后续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依据。
-制定合理施工计划:根据冻土的冻结和融化规律,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和进度。尽量避免在冻土融化活跃期进行对地基有较大扰动的作业。比如对于多年冻土地区,选择在冬季进行基础施工,此时冻土处于冻结状态,强度较高,有利于施工操作和保证工程质量。
-材料储备与设备选型:储备适合低温环境的工程材料,如低温性能良好的水泥、钢材等,并做好材料的保温防潮措施。选用适应冻土地区低温、强风等恶劣条件的施工设备,对设备进行防寒保暖改装,配备低温启动装置和保温罩等。
基础处理
-冻土保护:对于需要保留的冻土部分,采取隔热保温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冻土融化。例如在基础周边设置聚苯乙烯泡沫板等隔热材料,减少外界热量传入。
-冻土加固:对于不满足承载要求的冻土,可采用置换法,将冻土挖除,换填非冻胀性材料,如砂、砾石等;或采用强夯法,通过强大的冲击力提高冻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结构施工
-混凝土施工:
-配合比优化:选用低热水泥,减少水泥用量,添加引气剂、减水剂等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和耐久性。同时,调整水灰比,确保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的强度发展。
-保温措施:对原材料进行加热,保证混凝土出机温度和入模温度符合要求。在混凝土运输和浇筑过程中,采用保温材料包裹运输车辆和输送管道。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保温被、草帘等保温材料进行养护。
-钢结构施工:
-焊接工艺:在低温环境下,钢材的韧性和可焊性会降低,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焊接工艺参数,如预热温度、焊接速度、层间温度等。焊接前对焊件进行预热,焊接后进行后热保温处理,防止焊接接头出现裂纹等缺陷。
-防腐处理:由于冻土地区气候条件恶劣,钢结构更容易受到腐蚀,因此需加强防腐措施。例如采用热喷涂锌铝涂层、涂覆高性能防腐涂料等方式,提高钢结构的防腐性能。
航道疏浚
-破冰与清淤:在有冰层覆盖的情况下,先采用破冰设备破除航道表面的冰层,如破冰船、破冰炮等。然后进行清淤作业,选择合适的疏浚设备,如绞吸式挖泥船、链斗式挖泥船等。对于冻土中的淤泥和砂质土,可通过高压水枪冲射等方式使其松动后再进行挖掘。
-弃土处理:疏浚出的弃土要合理堆放,避免随意丢弃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对于含有冻土的弃土,要考虑其融化后的体积变化和稳定性,防止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
施工过程中的监测
-温度监测:在施工现场布置多个温度监测点,实时监测冻土温度变化情况,包括冻土层的温度、混凝土内部温度、环境温度等。根据温度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措施,如当混凝土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超过规定范围时,加强保温措施。
-变形监测:对港口建筑物的基础、边坡以及航道的边坡等进行变形监测,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定期观测其沉降、位移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变形,立即停止施工,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对基础进行加固、放缓边坡坡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