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元素Er和Ho对Mg-...Zn合金显微结构和性能影响.pdf
稀土元素Er和Ho对Mg-Y-Zn合金显微结构和性能影响
摘要
镁合金因其密度低、比强度高、电磁屏蔽能力强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等
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镁合金强度低、塑性差和高温抗氧化性能差制约其在
高端装备承力件、次承力件的应用。含长周期堆垛有序相(LPSO)的Mg-Y-Zn合金力
学性能优越,是目前主流的高强镁合金之一,但是Mg-Y-Zn合金中LPSO相的尺寸过
大,无法进一步提高镁合金的强度,此外,Mg-Y-Zn合金基体中低的固溶原子含量使之
不足以长时间保持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增加Y含量则会形成脆性相降低镁合金的力
学性能,难以同时获得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和优越的力学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本论
文以Mg-Y-Zn基合金为研究对象,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分
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探明了合金元素Er和Ho及热机械处理对基体显微组织的影响
规律;分别研究Er和Ho对纳米尺寸沉淀相形成的影响,并揭示了纳米相对Mg-Y-Zn
基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阐明了两种纳米尺寸沉淀相提高合金力学性能的强化和塑化机
制;研究了Ho对Mg-Y-Zn合金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阐明了Ho同时提高合金高温强
塑性的机理;最后在保持优异力学性能的情况下,研究了Ho对Mg-Y-Zn合金高温抗氧
化性能的影响,阐明了Ho提高Mg-Y-Zn合金高温抗氧化性的机理。
探明了稀土元素Er和Ho对Mg-Y-Zn合金的基体组织的影响,Er和Ho均是LPSO
相的组成元素,且形成的LPSO相都是18R晶体结构。0.5at.%Er元素并不会改变Mg-
Y-Zn合金的基体显微结构。1at.%Ho元素会细化Mg-Y-Zn合金的晶粒尺寸,同时增加
LPSO相的体积分数,当Ho含量超过1at.%时,LPSO相的体积分数和合金的晶粒尺寸
不变。随着Ho含量的增加,基体中Ho含量也增加。挤压变形后的镁合金基体组织包
括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组成的双峰结构以及长条状的18RLPSO相,时效处理对未再
结晶区和18RLPSO相没有影响。
揭示了Er对五周期超晶格纳米相及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Er在(1121)晶面中偏�
聚的形成能最低(-2.292eVatom-1),促进形成五周期超晶格纳米相(NSPs)。细小NSPs
相均匀分布在Mg基体中,通过位错剪切机制中的有序强化贡献60MPa,促进变形过程
中位错增殖和c+a位错激活,位错增殖和激活的c+a位错共同促进塑性。通过在铸态
Mg-Y-Zn合金中引入NSPs相获得了234MPa的抗拉强度和13%延伸率。
揭示了Ho对纳米尺寸14HLPSO相及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Ho和热机械处理使
Mg-Y-Zn-Ho合金形成双峰结构,包括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其中再结晶区中形成纳
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米间距溶质偏聚的14HLPSO相。高密度纳米间距溶质偏聚14HLPSO相是由有利于
RE/Zn原子短路扩散的再结晶区和镁基体中大量Ho原子促进形成。纳米间距溶质偏聚
的14HLPSO相对未再结晶区无影响。纳米间距溶质偏聚的14HLPSO相通过类纤维强
化机制贡献44MPa。双峰结构在变形过程中保持高的加工硬化能力,贡献合金的塑性。
通过在含Ho变形态镁合金中引入纳米间距溶质偏聚的14HLPSO相,获得了453MPa
的抗拉强度和10%的延伸率。
阐明了Ho对Mg-Y-Zn合金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Ho在高温变形过程中,钉扎-脱
钉位错,激活动态应变时效效应,并通过Frank-Read机制显著促进可动位错增殖,大量
的可动位错被LPSO相阻碍,促进加工硬化,同时大量的可动位错也促进大塑性,LPSO
相和可动位错的协同强化作用有利于高温强度和塑性的同时提升,本文通过在Mg-Y-Zn
合金中加入Ho,使合金在高温变形时激活动态应变时效效应,促进位错增殖,获得了
230MPa的抗拉强度和21%的延伸率。
揭示了Ho对Mg-Y-Zn合金高温抗氧化行为的影响,在保持优异力学性能的Mg-Y-
Zn-Ho合金中,发现Ho在高温氧化过程中,Ho优先和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