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题申报书:民族地区“三科”教材使用质量监测体系研究.docx

发布:2025-05-17约1.02万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育科学规划2025年度重点课题申报书、课题设计论证

求知探理明教育,创新铸魂兴未来。

民族地区“三科”教材使用质量监测体系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全文共0字)

民族地区“三科”教材使用质量监测体系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一、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

(一)研究现状

民族地区自2017年陆续推行使用统编三科教材,目前部分地区在教材使用监测方面存在监测指标体系不全面、手段单一、重点把握不足等问题。

从目前已开展的教材使用监测的经验看,部分民族地区统编教材使用情况监测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监测指标体系还不够全面,多采用填表格、作总结的方式,手段较为单一。并且监测工作重点侧重于对“条件保障”“师资水平”等宏观层面的数据监测,对于微观层面如教师的教材使用策略、学生对教材的使用反馈等把握不足。

民族地区使用统编教材存在现实困难,如师生基础相对薄弱、师资建设支持不够、语文课程标准定位不同等。

师生基础相对薄弱方面,师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有待提升,一些偏远农牧区学生存在语言障碍,课堂上组织语言不顺畅、表述不准确,少数民族教师在用普通话精准组织语言方面也有差距。同时,学生的语文学科基础弱,过去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使用的《汉语》教材知识体系较为简单,学生在识字量、基础知识的积累上都不能适应统编教材的要求。此外,任课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升,专业能力、知识储备不足,对课程标准和教材把握不准,教学理念和方法陈旧。

师资建设支持不够体现在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民族地区普遍存在教师队伍不稳定、结构性缺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教师培训的覆盖面和针对性有待加强,一些偏远地区学校教师参与高质量培训机会较少,有针对性的普通话培训不足。适合民族地区的教辅资源不足,现有教学资源对民族地区的针对性不足,需要针对民族地区开发适宜性更强的教辅资源。教研支撑不强,民族地区普遍存在骨干教研员、专职教研员太少的问题,导致解决本土问题的教研活动和成果不多。

语文课程标准定位不同,民族地区过去使用的是汉语教材,相应的课程标准是教育部2013年发布的《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

(二)选题意义

三科统编教材对民族地区教育至关重要,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牢中华民族共同底色,适应基础教育发展要求,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

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体现国家意志,三科统编教材在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国家统一编写教材能够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和精神世界,塑造中华民族的“我们感”,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宗旨,重视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有助于解决民族地区教材使用中的困难,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民族走向现代化。

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能够消除交际障碍、增进情感交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有利于各族学生走向全国充分就业,促进各民族走向现代化。这不仅符合各族群众的实际需要和根本利益,更能增强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

(三)研究价值

明确监测主体责任,提升民族地区统编三科教材使用效果,促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明确民族地区统编教材使用监测主体责任,开展教材使用情况监测,及时发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正确运用教材使用监测的结果,进而建立民族地区国家统编教材的使用监测体系,提升教材使用监测的科学化水平,对于提升民族地区统编三科教材使用效果,促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为教材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通过建立专业化的监测团队,强化对教材使用监测结果的使用。以省(区)为单位,组建教材使用情况监测项目组,充分吸收教育行政部门、教研人员、学校骨干教师以及高校教育研究、教材研究专业力量,形成凝聚各方力量的研究与监测团队。根据监测数据和报告,按照“数据呈现—定性判断—趋势分析—改进提升”的路径进行解读分析,切实以监测促改进,为教材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重要观点

(一)研究目标

建立完善的民族地区“三科”教材使用质量监测体系。

民族地区自2017年陆续推行使用统编三科教材,为提升教材使用效果,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建立完善的民族地区“三科”教材使用质量监测体系至关重要。通过明确监测主体责任,改进监测薄弱环节,加强对监测结果的使用,组建专业化监测团队等一系列措施,确保监测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全面性。

提升教材使用效果,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提升民族地区“三科”教材使用效果是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关键。充分发挥统编教材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监测促改进,切实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助力各民族走向现代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