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茶具设计.pptx
便携式茶具设计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结构设计方案
04.
美学设计策略
05.
生产制造规划
01.
03.
功能创新要点
06.
市场推广路径
产品设计定位
01
产品设计定位
PART
经常外出、喜欢探索新环境的人群。
旅行人群
在办公室长时间工作、需要提神醒脑的人群。
办公人群
01
02
03
04
喜欢品茶、注重茶文化的人群。
饮茶爱好者
注重品质与文化内涵的礼品赠送者。
礼品市场
用户群体画像分析
便携性
茶具必须轻便、易于携带,适应户外或旅行场景。
耐用性
茶具需要具备防摔、耐磨等特性,以应对户外复杂环境。
适应性
茶具要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温度,如在户外使用时能保持茶汤温度。
易清洁性
户外或旅行中清洗茶具不便,因此茶具设计应易于清洁、不易残留茶渍。
户外/旅行场景适配性
采用轻质材料,如铝合金、陶瓷等,减轻茶具重量。
简化茶具结构,减少不必要的部件和装饰,实现轻量化。
在轻量化的同时,保持茶具的传统风格和美感,如保留茶具的线条、曲线等经典元素。
在保持风格的基础上,增加茶具的实用性,如设计一壶多用的茶具,满足不同的泡茶需求。
轻量化与风格平衡
材质选择
结构设计
风格保留
功能多样化
02
结构设计方案
PART
耐热材质优选方案
陶瓷材质
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不易变形且美观大方,但重量较大且易碎。
玻璃材质
透明度高,能够观赏茶叶的冲泡过程,但易碎且导热性强。
不锈钢材质
耐腐蚀、强度高,适用于制作茶具的骨架和外壳,但导热性较好需注意防烫。
硅胶材质
耐高温、柔软且富有弹性,可用于茶具的密封和防滑设计。
模块化拆装逻辑
泡茶模块
包括茶壶和茶杯,可拆卸便于清洗和更换。
过滤模块
采用可拆卸的过滤网设计,方便清洗和更换滤网。
加热模块
采用独立的加热元件,可拆卸便于维修和更换。
储水模块
采用可拆卸的水箱设计,方便加水和清洗。
防震收纳结构设计
弹性卡扣
茶具各部件之间设计有弹性卡扣,能够牢固固定茶具,防止在携带时相互碰撞。
02
04
03
01
紧凑结构
茶具的各部分设计紧凑,能够有效减小体积和重量,方便携带和收纳。
防震垫
在茶具的底部和盖子上设计有防震垫,能够有效吸收碰撞时的冲击力。
便携包装
茶具整体设计应方便装入便携包或盒中,以便携带和存放。
03
功能创新要点
PART
电动泵抽水
采用快速加热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水加热至适宜泡茶的温度,提高冲泡效率。
瞬时加热技术
智能泡茶程序
根据不同茶叶种类,设置智能泡茶程序,自动调整冲泡时间和温度,保证茶汤品质。
通过内置电动泵实现快速抽水,无需手动操作,方便快捷。
快速冲泡系统优化
硅胶密封圈
在茶具的接口和盖子处采用硅胶密封圈,有效防止漏水,提升密封性能。
防漏密封技术实现
一体式结构设计
通过一体式结构设计,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和接口,降低漏水风险。
气压防漏技术
在茶具内部设置气压平衡装置,保持内外气压一致,避免茶水因气压差而漏出。
易清洗组件配置
可拆卸设计
茶具的滤网、杯盖等易清洗部位采用可拆卸设计,方便用户拆卸清洗,防止茶垢残留。
材质选择
自动清洗功能
选用不易沾污、易清洗的材质制作茶具,如不锈钢、玻璃等,减少清洗难度。
部分高端茶具还配备自动清洗功能,通过水流和清洁剂自动清洗茶具内部,解放用户双手。
1
2
3
04
美学设计策略
PART
东方元素现代演绎
造型设计
将传统东方元素如中式窗棂、水墨画、陶瓷等融入茶具的造型设计中,赋予茶具独特的东方韵味。
图案设计
运用东方传统图案如云纹、龙凤、花卉等,进行现代简约化处理,使其更符合现代审美。
材质选择
选用具有东方特色的材质如竹、木、陶瓷等,营造自然、古朴的氛围。
多色系场景适配方案
提供黑、白、灰等基础色系,适应各种场合和环境,便于搭配其他茶具。
基础色系
适用于温馨、浪漫的场合,如红色、橙色、黄色等,增加茶具的温暖和活力。
暖色系
适用于清新、自然的场合,如蓝色、绿色、紫色等,突出茶具的清雅和宁静。
冷色系
采用抛光、上釉等工艺,使茶具表面光滑如镜,增强质感和美感。
表面处理工艺选择
光滑表面
保留材质本身的纹理和质感,如竹子的竹节、木头的年轮等,增添自然和质朴的韵味。
粗糙表面
在茶具表面雕刻精美的花纹或图案,展现精湛的手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雕花工艺
05
生产制造规划
PART
模具设计
根据茶具的结构和功能需求,进行模具设计,确保模具的精度和可靠性。
模具材料选择
选择适合茶具材质和生产的模具材料,保证模具的耐用性和生产效率。
工艺流程制定
制定详细的模具加工工艺流程,包括模具的制造、装配、调试等环节。
模具试产
在正式生产前进行模具试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模具开发工艺流程
成本控制关键节点
材料采购
选择优质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