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机关车辆服务中心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2025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机关车辆服务中心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100题)
1、自2019年1月1日起,取得“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的纳税人,在()元的基础费用以及“三险一金”专项扣除之外,还可按规定条件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A.3000
B.5000
C.6000
D.8000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费用基础标准。自2019年1月1日起,取得“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的纳税人,在5000元的基础费用和“三险一金”专项扣除外,还可以依条件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所以正确答案对应的金额为5000元。
2、“××市财政局”是该文的()。
A.主送机关
B.抄送机关
C.发文机关
D.主办机关
【答案】:C
【解析】要判断“××市财政局”在文中的角色,需要了解各机关角色的定义。主送机关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即对公文负有主办或答复责任的机关。抄送机关是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发文机关是制发公文的机关。主办机关是负责处理公文主要事务的机关。一般来说,标题中会体现发文机关,若“××市财政局”在标题中出现,那它就是发文机关;若在公文开头的主送位置出现,就是主送机关;在抄送位置出现,就是抄送机关;若明确提到其负责具体事务处理等是主办机关的职责体现。但本题没有文本原文信息,不过一般情况下,在公文中常以“××市财政局”作为发文机关来制发公文,所以最有可能是发文机关。
3、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促进各国家间劳动分工的发展
B.有利于部分国际大企业提高竞争力
C.不利于国内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
D.增加地区间的民族摩擦和不稳定性
【答案】:C
【解析】经济全球化可推动各国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能促进各国家间劳动分工的发展,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优化的配置和利用,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和协作,不同国家能够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专注于生产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部分国际大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市场、降低成本,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然而,经济全球化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地区间的利益分配不均衡,增加民族摩擦和不稳定性。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内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和利用,并非不利于国内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所以描述不正确的是不利于国内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这一表述。
4、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以下对人工智能理解正确的是()。①人工智能是改造传统产业的主要工具,最终会完全替代传统产业②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会超越人的意识,并在总体上逐步取代人的意识③人工智能可能带来改变就业结构、冲击法律与社会伦理、侵犯个人隐私问题④人工智能是影响面广的颠覆性技术,将深远影响政府管理、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人工智能作为新兴技术,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关于其理解,我们可从以下方面分析。首先,人工智能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产业。虽然它能成为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工具,帮助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但传统产业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如一些手工技艺、特色服务业等,这些产业融入了人类的情感、文化和传统,是无法被人工智能完全取代的。所以,“人工智能是改造传统产业的主要工具,最终会完全替代传统产业”这一说法错误。其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类思维的模拟。它虽然能在某些特定任务上展现出强大的能力,甚至在一些方面超越人类的表现,但它不具备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等本质特征,也无法在总体上取代人的意识。因此,“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会超越人的意识,并在总体上逐步取代人的意识”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再次,人工智能的发展的确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就业方面,它会改变就业结构,部分重复性、规律性强的工作岗位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从而导致就业市场的调整和变化;在法律与伦理层面,人工智能的决策和行为可能与现有的法律和伦理规范产生冲突,冲击传统的社会秩序;在隐私保护上,它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数据,这就存在侵犯个人隐私的潜在风险。最后,人工智能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颠覆性技术。在政府管理领域,它可以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优化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但同时也对政府的监管能力和治理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在经济安全方面,它的应用会影响产业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