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使用步骤流程图.pptx
呼吸机使用步骤流程图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准备工作
02
连接与组装
03
参数设置
04
患者连接操作
05
运行监测
06
停机流程
01
准备工作
检查呼吸机外观是否完好,无破损或变形。
设备外观
设备完整性检查
确认电源线是否完好无损,接头是否牢固。
电源线
检查呼吸管路是否漏气,接口是否紧密,管路是否通畅。
呼吸管路
检查湿化器是否正常工作,水位是否适中,加湿滤芯是否清洁。
湿化器
检查面罩是否适合患者,密封性是否良好,是否清洁。
呼吸面罩
确认连接件是否齐全,是否松动或损坏。
呼吸管路连接件
01
02
03
04
确认滤纸或滤芯是否干净,如有污染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滤纸/滤芯
准备充足的备用耗材,如滤纸、面罩、管路等。
备用耗材
耗材与配件确认
消毒与安全核查
消毒
对呼吸机和配件进行彻底的消毒,确保无菌操作。
清洗
用清洁剂清洗呼吸机的外部和内部,确保无残留物。
安全核查
检查呼吸机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各参数是否正常,有无报警情况。
环境准备
确保使用环境安全、干燥、通风,避免污染和潮湿。
02
连接与组装
插上电源
确认呼吸机电源开关已打开,并等待呼吸机自检。
打开电源开关
气源连接
将呼吸机与医用气体供应管道连接,确保气体压力稳定。
确认呼吸机的电源线已连接到稳定的电源插座。
电源与气源接入
管路系统连接
呼吸管路连接
将呼吸管路连接到呼吸机的出口和患者的吸入端。
湿化器连接
管路固定
将湿化器连接到呼吸管路上,确保湿化器内有适量的水。
确认所有管路连接牢固,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管路脱落或移动。
1
2
3
传感器校准调试
传感器连接
将各种传感器(如氧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连接到呼吸机上,并确认连接正确。
03
02
01
校准操作
按照呼吸机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校准操作,确保传感器测量准确。
调试参数
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和医生的指示,设置和调整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如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
03
参数设置
设定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确保患者获得稳定的通气。
初始模式选择
容量控制通气(VCV)
设定吸气压力和呼吸频率,允许患者自主呼吸。
压力控制通气(PCV)
结合容量控制和自主呼吸,允许患者自主呼吸并同步呼吸机。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根据患者自主呼吸频率和通气需求,设置呼吸频率。
呼吸频率
设定吸气和呼气的时间比例,通常吸气时间较长。
吸呼比
01
02
03
04
根据患者情况和治疗需求,设置合适的潮气量。
潮气量
在PCV模式下,设定吸气压力和容积控制水平。
吸气压力/容积控制
通气参数调节
设定气道高压和低压报警范围,防止患者呼吸过度或不足。
气道压力报警
报警阈值设定
设定潮气量过高和过低报警范围,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通气量。
潮气量报警
设定氧浓度过高和过低报警范围,防止患者缺氧或氧中毒。
氧浓度报警
设定呼吸频率过高和过低报警范围,及时发现患者呼吸异常。
呼吸频率报警
04
患者连接操作
气道适配性评估
评估患者呼吸频率和呼吸幅度
通过观察和测量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呼吸幅度,确保气道通畅。
评估患者气道异物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
检查患者口腔、鼻腔和呼吸道是否有分泌物、呕吐物或其他异物,及时清理。
判断患者是否清醒,能否自我保护,避免误吸或窒息。
1
2
3
面罩/插管固定
根据患者脸型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面罩或插管,确保与气道紧密相连。
选择合适的面罩或插管
使用专用的固定带或胶布,将面罩或插管固定在患者头部,避免移动或脱落。
固定面罩或插管
再次检查面罩或插管的固定情况,确保不会松动或漏气。
检查固定是否牢靠
密封性测试验证
手动测试密封性
用手轻轻堵住面罩或插管的接口,观察患者呼吸时是否有漏气现象。
监测生命体征
在测试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验证密封性良好
确认面罩或插管与患者气道之间密封良好,无漏气现象,确保呼吸机正常工作。
05
运行监测
实时数据追踪
监测氧气浓度
持续监测呼吸机输出的氧气浓度,确保满足患者需求。
监测呼吸频率
实时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以便调整呼吸机的设置。
监测潮气量
观察患者的潮气量,确保呼吸机能够正常输送足够的氧气。
监测气道压力
持续监测气道压力,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压力对患者造成伤害。
当呼吸机检测到异常时,会发出报警声,提示医护人员立即检查和处理。
异常响应处理
报警处理
医护人员应迅速识别报警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排除故障,如调整呼吸机参数、更换管路等。
排除故障
在呼吸机无法正常工作或患者呼吸困难时,应紧急采用人工通气方法,确保患者安全。
紧急情况下的人工通气
呼吸机参数记录
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以便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和治疗效果。
患者生命体征记录
异常情况记录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