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及预防指南(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发布:2025-05-12约2.67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及预防指南(2024版)解读主讲人:XXX2025.5

目录01指南制定背景与意义02RSV感染的临床特点03RSV感染的诊断方法04RSV感染的治疗策略RSV感染的预防措施05

01指南制定背景与意义

全球疾病负担2019年,全球共报告约3300万例次RSV相关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其中360万例次需住院治疗,10.14万例次0~60月龄儿童死于RSV相关ALRTI。

据建模研究估计我国每年有21.5万~50.0万婴幼儿因RSV感染住院治疗,≤1岁RSV感染患儿病死率高达5.0%。高危人群特点在儿童中,早产儿、患有慢性肺病或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儿童以及老人感染后病情更为严重。

成人中,≥65岁成年人占RSV感染相关住院患者总人数的92%。经济负担RSV感染不仅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导致医疗费用持续攀升。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措施的调整,RSV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进一步加重了医疗和经济负担。RSV感染的流行现状

01缺乏规范化指南目前我国尚无针对RSV引起人下呼吸道感染的规范化防治指南。02提升防治水平本指南旨在为相关医务工作者提供指导,提高RSV所致下呼吸道感染防治水平。03促进多学科合作指南由儿科呼吸、成人呼吸、疾病控制与预防以及循证医学领域的专家共同制订。指南制定的必要性

02RSV感染的临床特点

010203病毒特性RSV是引起人类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特别在婴幼儿及老年人等高危人群中,RSV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是住院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感染机制RSV感染导致的毛细支气管炎是由于急性炎症、黏膜水肿、上皮细胞坏死、黏液分泌增多,导致细支气管狭窄与阻塞。病理改变RSV感染引起的病理改变并不一致,部分患儿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并不能有效地缓解喘息。病原学与病理生理

0102患儿可出现喘息、咳嗽、发热等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

儿童RSV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中耳炎、肺炎、心力衰竭、脑炎、脑病等。儿童症状成人RSV感染可诱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

成人RSV感染的并发症包括COPD急性加重、心血管事件(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成人症状临床表现

早产、6月龄、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变的CHD、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唐氏综合征(DS)是儿童RSV下呼吸道感染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儿童重症因素成人重症因素0102重症危险因素

03RSV感染的诊断方法

0203RSV核酸检测是确诊RSV感染的金标准,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病毒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快速、简便,但灵敏度相对较低,适用于快速筛查。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主要用于回顾性诊断,通过检测RSV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来判断感染。血清学检测01实验室检测

胸部X线可显示肺部炎症、肺不张、肺气肿等改变,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胸部X线对于复杂病例或需要进一步评估肺部病变范围的患者,胸部CT可提供更详细的影像学信息。胸部CT影像学检查

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听诊异常等,可初步诊断RSV下呼吸道感染。儿童诊断标准成人RSV感染的诊断需综合考虑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病原体感染。成人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标准

04RSV感染的治疗策略

对症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给予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支持。壹氧疗与呼吸支持儿童患者当血氧饱和度(SpO?)持续低于92%时,给予氧疗;重症患儿可选择无创持续正压通气(CPAP)或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治疗。

成年人严重感染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呼吸空气时PaO?60mmHg或SpO?93%)、呼吸过速(呼吸频率24次/min)、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时应立即考虑氧疗。贰一般治疗

目前临床上缺乏针对RSV的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

抗病毒药物AK0529是一种全新的强效、选择性的、口服RSV融合蛋白小分子抑制剂,未来还应针对更多人群做进一步数据分析及更深入的探索。抗病毒药物不建议儿童常规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RSV下呼吸道感染,对于特应性体质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可试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

不建议成人RSV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尤其是患COPD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02不推荐婴幼儿RSV感染所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常规使用支气管舒张剂。

建议RSV感染导致反复喘息的患儿,在喘息发作时及早使用短效β?受体激动剂(SABA)治疗。

推荐RSV感染诱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支气管舒张剂,首选SABA。支气管舒张剂不推荐RSV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规使用抗菌药物。

以下情况建议使用抗菌药物:重症患者,特别是需要有创通气的患者;存在相关合并症的患者。抗菌药物010304药物治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