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五年制医学本科-传染病学.ppt
败血症
septicemia;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液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及代谢产物所引起严重毒血症的全身性感染综合征。临床表现寒战、高热、气促、心动过速、皮疹和神志改变等,严重者可致休克、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菌血症〔bacteremia)是指细菌在血液里暂时出现的现象,无明显毒血症表现。
脓毒血症〔pyemia〕细菌栓子随血流可出现迁徙性炎症,如全身多处脓肿形成称为脓毒血症。
复数菌败血症:是指同一血培养中检出≥2个致病菌;或在72小时内从同一病人取得的不同血培养中检出≥2个致病菌。;全身炎症反响综合征〔SIRS〕
是指人体对各种损害因素所引起的全身过度炎症反响。临床符合以下≥2点:
(1).T38℃或36℃
(2).P90次/分
(3).R20次/分或PCO24.3kPa(32mmHg)
(4).WBC12×109/L或不成熟细胞10%;严重败血症:伴有动脉低血压和因灌流减少〔感染性休克〕引起一个或一个以上器官衰竭者。
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community-acquiredBSI〕
医院内血流感染〔nosocomialBSI〕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CRBI〕;病原学;病原学;病原学;真菌:白念珠菌较多见,曲霉菌、隐球菌等;
厌氧菌:占败血症的5%-7%,以脆弱类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属、消化链球菌。
其他:条件致病菌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凝团肠杆菌、腐生葡萄球菌、分枝杆菌等〕;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化脓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属
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肠球菌
肠球菌其他肠杆菌科菌
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
沙门菌属不动杆菌
变形杆菌脆弱类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真菌;一、人体因素
1、局部屏障受损
2、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性粒细胞缺乏或减少
3、医源性因素
(1)大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2)广谱抗生素
(3)放射性治疗
(4)使用细胞毒类药物
(5)各种大手术
(6)各种侵入性的操作。
4、严重的原发病;静脉导管留置:葡萄球菌〔院内感染占重要地位〕
静脉导管留置和辅助呼吸器:不动杆菌、沙雷菌
属等G-菌常见诱因之一。
留置导尿管: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
肾上腺素和广谱抗菌药物:真菌重要诱因。;二、细菌因素
1、金葡菌:产生外毒素和多种酶。血浆凝固酶、α溶血毒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红疹毒素等。其中肠毒素F与TSS的发生有关。
2、G-菌:产生内毒素。致热反响和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引起微循环障碍及DIC。可诱导单核一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炎症介质,可损伤心肌和血管内皮细胞,同时激活Ⅻ凝血因子,促进血管内凝血引起DIC,加重微循环障碍。;3、铜绿假单胞菌:产生多种致病物质,如蛋白酶、杀白细胞素、外毒素A可引起组织坏死。
4、链球菌:荚膜,产生溶血毒素,以溶解RBC,破坏及杀死中性粒细胞。神经氨酸酶,能分解细胞外表的粘蛋白,使之易于受感染。
5、肺炎克雷伯菌:荚膜拮抗吞噬。;细菌毒素:可导致重要脏器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和脂肪变性;还可损伤毛细血管,导致皮肤出现瘀点和皮疹。
细菌:迁徙性脓肿。
单核-吞噬细胞增生:肝、脾、淋巴结肿大。
真菌败血症病理特征:散布在正常组织中仅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的细小脓肿。;一、毒血症病症
1、发热:急起的寒战、高热、出汗。
2、全身不适、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纳差、心率呼吸加快等。少数病人有胃肠道病症
3、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心肌炎、休克、DIC等。;二、皮疹
以球菌感染多见。多形性,以瘀点最常见,为数常不多,为一过性。常见于躯干、四肢、眼结膜、口腔粘膜等处。
三、关节病症
见于G+球菌及产碱杆菌,累及大关节。
表现为:大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少数可有关节腔积液、积脓。;*;四、肝脾肿大
一般呈轻度肿大。
五、原发病灶
六、迁徙性损害
※多见于G+球菌、厌氧菌。
※常见于皮下、肺、关节、骨随、心包等。
※由细菌栓子播散至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1、易感者:青年男性较多。病前一般情况好。
2、入侵途径:皮肤疖痈多见。
口腔粘膜、呼吸道入侵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