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14_T 17-2022 赤灵芝棚室栽培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20CCSB05
4414
梅州市地方标准
DB4414/T17—2022
赤灵芝棚室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facilitycultivationofGanodermalucidum
2022-12-06发布2023-01-01实施
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4414/T17—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梅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梅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佳诚食用菌有限公司、梅州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梅州市客都特产协会、梅州市佳诚种养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宏炼、张爱霞、朱双英、邓佳纯、叶家程、罗成璋、李振泉、李显煌、张瑶、梁爱萍、宋海涛、杨振。
1
DB4414/T17—2022
赤灵芝棚室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赤灵芝棚室栽培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菌种制作、栽培料制作、场地和棚室、栽培方式、栽培管理、采收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赤灵芝棚室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2728食用菌术语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3术语和定义
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赤灵芝Ganodermalucidumlliyss.exfrkairst
又名赤芝、红芝、灵芝草,是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灵芝属(GanodermaKarst.)的真菌。
4产地环境要求
4.1生长环境
4.1.1水土条件
生产用水、土壤应符合符合NY/T391的要求。4.1.2空气条件
环境空气应符合NY/T391的要求。
5菌种制作
5.1品种
选用赤灵芝(Ganodermalucidumlliyss.exfrkairst.)品种。5.2母种
2
DB4414/T17—20225.2.1培养基制作
母种购回保藏于3℃左右恒温箱中;母种用培养基制作,用250g去皮马铃薯煮30min,过滤去渣,加20g葡萄糖,3g磷酸二氢钾,1.5g硫酸镁,琼脂15g,补水至1000ml,煮沸,pH值在5.5~6.0。趁热把培养基分装至16mm×200mm试管中,占1/5量,高压灭菌,压力1.2Mpa时间30min,自然冷却形成PDA试管斜面,余面占试管的1/2至3/5。
5.2.2母种扩繁
用1支试管母种,挑取菌苔转接入20支~30支试管,放在25℃~28℃恒温箱中培养10d~15d,菌丝长满斜面后备用。
5.3原种
用桑树枝、枫杨树枝等阔叶树木粉75%,麸皮15%,石膏1.0%,硝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玉米粉8.55%。拌匀装入750ml菌种瓶至瓶颈,棉塞松紧适度。在100℃蒸12h灭菌,冷却至30℃以下接种,一支母种接四瓶,在25℃~28℃,湿度85%-90%的遮光条件下培养40d~45d,菌丝长满瓶,贮存在1℃~15℃的环境中备用。
6栽培料制作
6.1栽培袋料制作
用阔叶树木及枝条加工成小木片75%,麸皮23%,食糖1%,石膏1%,含水量约58%左右。选用厚度为0.04mm~0.05mm的中密度聚乙烯料筒,双面宽18cm,长42cm,装干料1.5kg,两头扎紧。
6.2栽培椴木制作
用阔叶树枝,无芳香、无毒,切成长12cm~15cm,捆扎成13cm~15cm的粗度,装入中密度聚乙烯料袋,厚度0.08mm,双面宽30cm,长40cm,并用袋料配方填满空隙,两头扎紧。
6.3栽培料灭菌培养
栽培袋料或栽培椴木用常压100℃保持10h灭菌,待栽培袋冷却到30℃以下,搬进接种室接种。以两头接种为好,1瓶原种接10袋~12袋。接种后,在25℃~28℃条件下,阔叶树枝料袋发菌45d~50d,阔叶木片料袋发菌40d~45d,菌丝长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