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垃圾回填道路基层材料关键技术研究.pdf

发布:2025-05-16约1.54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4期(总第264期)

2021年4月URBANROADSBRIDGESFLOODCONTROL道路交通

DOI:10.16799/j.cnki.csdqyfh.2021.04.009

建筑垃圾回填道路基层材料关键技术研究

余萌,廖鑫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随着低碳可循环建造技术的提升,建筑垃圾用于道路基层回填应用技术也日趋成熟。研究采用0%~50%不

同再生骨料掺量制备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并对其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冻性能、抗冲刷性能

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增加会使得稳定碎石材料的最大干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冻性能、抗冲刷性能

下降,其中,抗冲刷性能受再生骨料掺量变化最为敏感。综合各主要性能变化规律,研究建议建筑垃圾回填道路基层

材料中再生骨料的掺量应控制在30%以内。

关键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基层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冻性能

中图分类号:U416.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7716(2021)04-0030-04

各项指标均满足施工要求。杨思韩[11]结合温州市建筑

0引言

垃圾回收及管理体系进行研究,对不同质量标准的建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基础建设行业的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加工,形成了建筑垃圾再生利

快速发展,大批建筑构造物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用指导方案。现有研究表明:建筑垃圾通过特殊再生

改扩建问题,随之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对其的加工工艺可得到再生骨料,通过合理的施工配比可应

科学绿色处理方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早期的废旧用于道路基层材料中。本研究结合建筑垃圾回填道路

建筑垃圾主要采用集中堆放和填埋的方式进行处基层材料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旨在探究再生骨料对道

理,一方面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未能充路基层材料性能的影响变化规律,为建筑垃圾回填路

分发挥建筑垃圾的功效[1-3]。近年来,在国家绿色可基应用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持续发展理念的号召下,很多工程项目采用建筑垃

圾再加工处理的方式来提升建筑垃圾的利用率[4]。薛1原材料与试验方案

雪[5]针对西安周边建筑垃圾的回收及分类情况,将其1.1再生骨料

制备成各类道路用建筑材料应用于路基及基层结构根据建筑垃圾的来源不同,再生骨料的技术性能

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应。薛振华[6]将建筑垃圾中分也存在较大差异,可具体分为砖骨料、混凝土骨料,见

离的渣土材料进行再生水泥稳定底基层材料的研究,图1、图2。砖骨料是建筑废弃材料中的废旧砖块破碎

并对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了验证。周文娟[7]以产生骨料,混凝土骨料是成型的含有天然集料的水泥

建筑垃圾处理得到的再生骨料为基础,进行再生无混凝土块经破碎产生的混凝土骨料。

机结合料的力学和抗冻性能研究,认为可满足道路

基层结构应用效果。郭一枝[8]采用碱激发材料对再生

骨料进行基础材料强化研究,并应用于实体道路建

设工程中,建造成本节约了近40%。李岩凌[9]研究了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效果,

认为再生骨料的PH值是影响再生效果的关键因

素。安振源[10]采用砖石废旧集料进行标准化骨料再

生,并进行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性能研究,

收稿日期: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