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卖油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表格式).docx

发布:2025-05-13约2.2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卖油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章节名称13、《卖油翁》学时1课时

课标要求1.阅读与鉴赏: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2.表达与交流: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内容与学情分析内容分析《卖油翁》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四篇文章。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故事叙述生动,通过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学好这篇课文,对培养学生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生活作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着积极的意义。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对文言语句还缺乏细读理解的能力。《卖油翁》这篇文章,故事性极强,大部分学生能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感知故事的大意,也能够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但缺少对文章中人物行为、言语的揣摩,概括出的人物形象也是轮廓式的、标签式的,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加强文本细读。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往往是单一的,缺少发散性,也缺少批判性。这些都是学生阅读思维的短板,需要给予指导和训练。

卖油翁

一课时

学习目标了解作家、作品,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言句意,熟悉故事内容,借助关键语句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做到有长处、优点不自夸,善于向他人学习。

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了解作家、作品,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理解文言句意,熟悉故事内容,借助关键语句分析人物形象。学习难点: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做到有长处、优点不自夸,善于向他人学习。

课前预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2.完成《卖油翁》预习导学案。

学习策略1.朗读法2.小组合作讨论法3.激趣教学法

学习环节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与落手目标

环节一、激趣导入,引出新课。(2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射箭高手,进而引出陈尧咨和卖油翁,导入新课。2.板书课题。通过教师的激趣,学生对本文的两个主人公有了强烈的认知欲。激趣导入,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环节二、走进作者,了解作品。(3分钟)1.请学生给大家介绍欧阳修和《归田录》的相关知识,检测预习情况。

2.教师视情况补充、订正。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检测题,了解欧阳修及《归田录》的相关知识。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视情况对学生没有掌握的常识作补充,既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又为讲授课新课打好基础。

环节三、读准字音,明确节奏,反复朗读。(10分钟)1.教师指名完成字音检测题,帮学生读准字音,扫清阅读障碍。2.明确朗读节奏,组织学生进行多形式朗读。学生在认读过程中,圈画易错字、音。2.试着按照朗读节奏进行朗读。在听读中,唤起美感,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消除学生文言文学习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四、疏通字词,把握文意。(10分钟)1.教师让学生两人组交流预习成果,完成文意的疏通。2.教师随机指名翻译课文。1.学生同桌合作,结合注释,疏通字词,把握文意。

学生借助预习导学案疏通文句的意思,能有效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环节五、整体感知,体会情感(4分钟)

环节六、合作探究,品读理解,分析人物。(10分钟)1.复述课文,要求:贴近原文,生动形象。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哪些语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1.如果你是卖油翁,面对愤怒的陈尧咨会怎么做?文中的卖油翁又是怎么做的?是否征服了骄横的陈尧咨?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文中的陈尧咨和卖油翁,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1学生根据内容复述课文。

2.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

1.体会卖油翁化解矛盾冲突的智慧和他不卑不亢的沉着冷静。2.创设情境,让学生借助关键语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1.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态度。2.提升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的能力。

1.培养学生借助关键语句感受文章意蕴、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环节七、深入理解、感悟道理(3分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