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学技术作物种植管理测试卷.docx
农业科学技术作物种植管理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地址名称。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一、选择题
1.作物种植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项?
A.节约资源
B.保障生态
C.优化种植结构
D.以上都是
2.以下哪种土壤类型不利于作物生长?
A.腐殖土
B.黄壤
C.沙壤土
D.红壤
3.水稻的适宜pH值范围是多少?
A.5.56.5
B.6.57.5
C.7.58.5
D.8.59.5
4.哪种肥料称为速效肥料?
A.磷酸二铵
B.硝酸铵
C.硫酸铵
D.氯化铵
5.在作物种植过程中,以下哪种害虫防治方法较为生态?
A.化学防治
B.生物防治
C.物理防治
D.农业防治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D
解题思路:作物种植管理的基本原则应包括节约资源、保障生态和优化种植结构,因此选项D“以上都是”正确。
2.答案:C
解题思路:沙壤土由于颗粒细小,保水保肥能力较差,不利于作物生长。
3.答案:A
解题思路:水稻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pH值范围在5.56.5之间。
4.答案:B
解题思路:速效肥料是指能够迅速溶解、释放肥效的肥料,硝酸铵属于速效肥料。
5.答案:B
解题思路: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体等生物来控制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因此较为生态。
二、填空题
1.在作物种植管理中,土壤深耕的深度一般不超过__________厘米。
答案:25
解题思路:土壤深耕的深度对于作物的根系生长,过深可能伤及根系,过浅则不利于土壤通气和水分保持。通常建议深耕深度不超过25厘米。
2.________是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三大要素之一。
答案:水分
解题思路:作物生长所需的三大要素为水分、养分和光照。水分是植物细胞膨胀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因此水分是三大要素之一。
3.甘薯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每亩__________株。
答案解题思路:甘薯的种植密度需要根据品种、土壤条件和种植技术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说,每亩种是比较适宜的密度。
4.病毒病防治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
答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
解题思路: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等;物理防治则包括使用防虫网、高温处理等方法。
5.在温室中种植作物时,应保持温室温度在__________℃左右。
答案:1825
解题思路:温室中的温度对作物生长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1825℃的温度范围是大多数作物生长的理想温度,这个范围内的温度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三、判断题
1.作物种植过程中,有机肥与无机肥应合理搭配使用。(√)
解题思路:作物生长过程中,有机肥提供丰富的营养元素和微生物活性,有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改良;无机肥则可以迅速提供作物所需的营养。合理搭配使用这两种肥料,可以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促进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产量。
2.水稻的施肥量越大,产量就越高。(×)
解题思路:虽然适当的施肥可以促进水稻生长,提高产量,但施肥过量反而会导致肥害,如土壤盐碱化、养分过剩等,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因此,水稻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水稻品种、生长阶段等综合因素来确定施肥量。
3.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作物病虫害的最有效方法。(√)
解题思路:选用抗病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轻农药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抗病品种的推广还可以降低农药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作物病虫害的重要措施。
4.水稻的适宜灌溉时间为生长期和拔节期。(×)
解题思路:水稻的适宜灌溉时间应该是整个生长期,包括萌芽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不同生长阶段的水稻对水分的需求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灌溉。
5.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氮、磷、钾三要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是相同的。(×)
解题思路:氮、磷、钾是作物生长的基本营养元素,但它们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各不相同。氮肥主要促进作物的生长,磷肥主要促进作物根系和生殖器官的发育,钾肥则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和抗倒伏能力。因此,在作物种植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元素的作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