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_T1171-2021_柠檬林下羊肚菌种植技术规程_重庆市.docx
ICS65.020.40
CCSB66
DB50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T1171—2021
柠檬林下羊肚菌种植技术规程
发布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50/T117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和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万标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黔江区农业农村委
员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员:张保顺、屠大伟、翁盈秋、刘元喜。
I
DB50/T1171—2021
柠檬林下羊肚菌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柠檬林下羊肚菌种植技术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包括柠檬林的改造、搭棚、种植技
术、林下管理、采收、干制和档案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柠檬林下羊肚菌种植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用灌溉水质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3
4
采取样地抽样调查法,对柠檬林立地条件、坡度、林分密度、林分郁闭度、平均基径、平均冠
幅、结实株率、结实量以及林分管理状况等进行调查,为找到适合羊肚菌生长的环境提供根据。
a)柠檬林地海拔250m~400m。
b)土层厚度大于25cm,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pH值呈弱酸偏中性。
c)坡度小于20°(坡向以北坡为主)且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无污染。
d)柠檬林栽培行距宜为4m~5m,株距宜为3m~4m,林分郁闭度宜为0.7,叶面积指数宜大
于4。
林地整理及消毒应按以下操作进行:
a)种植前,清除柠檬林内的病树、老树、杂树、野藤,以及寄生枝、病虫枝和枯死枝。
1
DB50/T1171—2021
b)林地清理后,及时做好抚育管理。在土壤翻耕前,每667m
200g多菌灵(1:500兑水)进行消毒,之后进行深耕。
2
均匀撒入100kg生石灰、100g~
4.4行间整地
行间整地应按以下操作进行:
a)深耕后,参照NY/T496要求,按照每667m均匀施高钾三元复合肥25kg,草木灰250kg,增
2
菇酶5kg,浇水浸透土壤,待收汗无明水后,再翻耕1次~2次。
b)顺坡向做床,床宽120cm,高30cm,床与床之间间隔30cm,床面要细碎平整。
c)林下成床之后,浇水浸透土壤,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要求。
5搭棚
应采用搭建拱形棚的形式,操作如下:
a)未成林的柠檬林,棚高1m,选择4针遮阳网。
b)成林的柠檬林,郁闭度0.7,棚高2m,选择3针遮阳网;郁闭度0.7,棚高1.5m,选择4
针遮阳网。
6种植技术
6.1菌种选择
选择性状稳定的羊肚菌作为母种,其菌丝浓密、浅黄色或褐色,附带菌核多,无酸臭。将母种
将培养好的羊肚菌栽培种揉搓松散,均匀撒在土壤上,以明显看到有一层薄薄的菌种为宜。另
外,每667m菌种表面均匀撒入10kg羊肚菌增菇酶。播种之后,覆盖1cm~2cm厚的土壤。
2
营养袋制作应符合NY/T528的要求。每袋由小麦90g、麦麸60g、谷壳30g、石灰2g、磷酸二氢
钾0.2g以及锯末组成。加水混匀后装袋,100℃常压下消毒杀菌24h。每个营养袋-聚乙烯袋(折宽
与长度:12cm×24cm)重量为0.35kg~0.4kg。
播种15天内放置营养袋,每667m投放1600~2000袋,根据菌床宽度,每厢摆放两排或三排,
2
营养袋间隔0.5m。侧边开8cm~10cm口子,摆放时划口朝下,让营养袋内基料接触到菌床。在羊肚
2
DB50/T1171—2021
根据不同的地域和海拔,将菌丝体的生长温度应控制在20℃~23℃,子实体的发育温度应控制
在10℃~15℃。
7.2湿度调节
出菇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0%,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20%~30%。
7.3
光照
子实体发育阶段应保持光照度400Lx~500Lx。
7.4通气
子实体生长阶段应保持环境通风透气。
7.5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方法见附录A。
8采收
羊肚菌菌帽褶皱充分展开即可采摘,要求菌脚通柄,不带泥脚。
根据菌帽纵径大小分级,菌帽>10cm为羊肚菌一级,菌帽5cm~10cm为羊肚菌二级,菌帽<5cm
为羊肚菌三级,菌帽有白斑或破损为羊肚菌四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