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中石化产融养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1人(北京)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发布:2025-05-14约6.78万字共1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中石化产融养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1人(北京)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5题)

1、“谷歌虚拟大脑”是为模拟人脑细胞之间的相互交流、影响而设计的。通过模拟人脑中相互连接、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的“神经元”,由1000台计算机、16000个处理器、10亿个内部节点相连接,形成一个“神经网络”。当有数据被送达这个神经网络的时候,不同神经元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改变,这种关系的变化使得该系统对某些特定数据形成反应机制,从而让系统具备学习能力,并且能够在新输入的数据中找出与学到的概念相对应的部分,以达到识别的效果。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谷歌虚拟大脑与人脑的相似性

??B:谷歌虚拟大脑具备学习能力的原理

??C:谷歌虚拟大脑的内在构造极为复杂

??D:谷歌虚拟大脑体现了高超的科技水平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文段开篇引出“谷歌虚拟大脑”这一话题,接着介绍了其通过模拟人脑中的“神经元”形成一个“神经网络”,随后又指出数据被送达神经网络时不同神经元会发生改变,用“这”指代前文进行总结,强调这种关系变化形成的反应机制让系统具备学习能力并能够有效识别,故文段强调了谷歌虚拟大脑有学习能力的原理,对应B项。

A项“相似性”对应首句的内容,非重点,文段只是说谷歌虚拟大脑模拟了人脑,排除;C项“构造复杂”为结论之前内容,非重点,排除;D项“高超的科技水平”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排除。

故本题选B。

【文段出处】《脑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方向》

2、上海发生的这起地铁事故,不仅给公共交通系统,也给其他公共服务行业敲响了安全警钟,值得所有涉及公共安全的行业和部门汲取借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A:未雨绸缪

??B:防微杜渐

??C:防患未然

??D:曲突徙薪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为单空成语题,由后文“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可知,横线处词语应体现出在问题刚产生时就消灭处理。B项“防微杜渐”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符合文意。

A项“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C项“防患未然”是指在事故或灾害发生之前就加以防备;D项“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均侧重事前准备,而文中语境是事故已经发生,排除。

故本题选B。

【文段出处】《上海地铁事故再敲警钟“防微杜渐”不能成空话》齐鲁晚报

3、其实历史留下的伏笔和解码,不单异常粗重,而且明显得罕见。伏笔或解码就是1492这个年份。它不像普通的、流逝中的一年。因为恰恰就在这一年里,显示格拉纳达陷落,接着美洲就被“发现”——前文所述的占领、灭绝和奴役的新时代,多一年也不等待,就在同一时间开始。最符合这段文字意思的选项是()。

??A:1492年发生了很多事情

??B:历史总会留下些让人难忘的东西

??C: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很巧合的

??D:1492年是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历史留下的伏笔和解码异常粗重且明显、罕见的特点,然后提出1492年就是伏笔和解码,接着具体阐述在1942年发生的事件。故文段旨在强调1492年是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对应D项。

A项,“发生很多事情”不能准确概括粗重、罕见的特点,排除;

B项,没有提到文段重点“1492年”,排除;

C项,没有提到文段重点“1492年”,排除。

故本题选D。

【文段出处】《张承志:地中海边界》

4、“零”意为没有。例如“零距离”即距离为零,也就是没有距离;“零增长”即增长为零,也就是没有增长。自然,“零突破”意味没有突破。“‘零’的突破”就是对“零”的突破,即突破了“零”,亦即实现了由“零”到正数、从没有到有的突破。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这下有了,得到了,这就是“‘零’的突破”。

下列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零距离”“零增长”“零突破”意义相同

??B:“零突破”与“‘零’的突破”不同

??C:“零突破”即实现了“零”的突破

??D:“零突破”就是没有增长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A项错误,这三个词语中“零”的意思相同,都是没有的意思,但是加上“距离”“增长”“突破”描述的具体没有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B项正确,文段第三、四句话明确说明,“零突破”意味没有突破,“‘零’的突破”就是从无到有的突破。

C项错误,文段第三句话明确说明,“零突破”意味没有突破。

D项错误,“零突破”意味没有突破,“零增长”才是没有增长。

故本题选B。

5、列宁曾指出,“任何计划都是尺度、准则、灯塔路标”,它是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因此计划在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计划限制了行动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