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油基钻井液电稳定性测定.pptx

发布:2025-05-13约1.85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油基钻井液电稳定性测定

电稳定性测定目录1、概述2、仪器3、仪器校正/性能检验4、电稳定性测定步骤

电稳定性测定1概述1.1油基钻井液的电稳定性(ES)是与其乳状液稳定性及油润湿性相关联的一个参数。ES的测定,是向浸入在钻井液中的一对平行板电极,施加一个电压逐渐上升的正弦电信号。

电稳定性测定所产生的电流一直很微弱,直至到达一个临界电压,此后电流强度急剧上升。这个临界电压称为油基钻井液的ES值,定义为在电流强度达到61μA时所测得的峰值电压,单位为伏特。

电稳定性测定1.2钻井液的化学成分和剪切历史对ES绝对数值的影响甚为复杂。因此,根据ES的单次测量对钻井液的油润湿状态进行解释是不可取的。在决定钻井液的处理方案时,只能基于ES的变化趋势。

电稳定性测定2仪器

电稳定性测定2.1电稳定性测定仪,性能参数如下:a)波形:正弦波,总谐失真率5%;b)AC频率:340Hz±10Hz;c)输出单位:峰值电压,伏特;

电稳定性测定d)升压速度:150V/s±10V/s,自动升压;e)量程:3V~2000V(峰值);f)击穿电流:61μA±5μA(峰值)。

电稳定性测定2.2电极,性能参数如下:a)外壳:其制造材料至105℃,均可承受油基钻井液中的各种组分;

电稳定性测定b)材料:防腐金属;c)直径:3.18mm±0.03mm;d)电极间距:在22℃时为1.55mm±0.03mm。

电稳定性测定2.3校正用电阻/二极管,性能如下:a)数量:两只(一只低压,一只高压);b)类型:标准电阻或齐纳二极管;

电稳定性测定c)量程:可给出如下电压(ES)读值;低压:500V~1000V;高压:1000V;

电稳定性测定d)准确度:预期电压的±2%,可用制造商的表格进行温度校准(如果需要且制造商提供了这种表格的话)。注:用标准电阻检查电压读值与击穿电流之比,齐纳二极管可直接检查电压读值,同时使用电阻和二极管进行试验,可用获得ES测定仪性能的最佳置信度。

电稳定性测定2.4温度计:量程0~105℃。2.5马氏漏斗。2.6粘度计恒温杯。2.7异丙醇。

电稳定性测定3仪器校正/性能检验3.1检查电极和电缆线,看是否有损伤的迹象。3.2保证整个电极间距内没有沉积物,电极与主机的接头清洁而干燥。

电稳定性测定3.3将电极的探头取下(如果可能的话),按照ES测定仪使用说明书,进行一次升压试验。如果仪器工作正常,ES读值应该达到仪器所允许的最高电压。

电稳定性测定3.4将电极探头重新接到ES测定仪上,在空气中重复上述升压试验。同样,ES读值应该达到所允许的高电压。否则,电极探头和接头就可能需要清洗或替换。

电稳定性测定3.5在自来水中重复上述升压试验,ES读值不应超过3V。如果超过了3V,重新清洗电极或替换之。3.6用标准电阻和/或齐纳二极管(见2.3的“注”)检查ES测定仪的准确度。ES读值与预期值相差应在以内(测定仪和电阻/二极管的不确定性均包括在内)。如果ES读值超出了这个范围,应把仪器退还给供应商以便进行调整和维修。

电稳定性测定这些步骤(3)不检验波形、AC频率和升压速率。所以,要请合格的技师定期对ES测定仪和电极探头进行检查,以保证二者均符合所有规范。

电稳定性测定4电稳定性测定步骤4.1对仪器进行校正/性能检验(见3)。4.2用马氏漏斗将油基钻井液样品过滤。4.3将钻井液样品倒入恒温在50°C±2°C的黏度计恒温杯中,记录下样品温度。

电稳定性测定4.4用一洁净的纸巾,将电极探头彻底擦干净,使纸巾反复若干次穿过电极的间距。将电极在用来配制钻井液的基油中搅动。如果无法获得基油,也可以用其他油或温和的溶剂(如异丙醇)代替。按照前述同样方法清洗和擦干电极探头。

电稳定性测定不得使用清洁液或芳烃溶剂,比如二甲苯,来清洗电极探头和电缆线。4.5手持电极探头将50℃的样品搅拌大约10s,以保证钻井液的成分和温度均一。将电极放在合适的位置,使它不得接触容器的底和壁,并且保证电极的表面完全被样品覆盖。

电稳定性测定4.6按照ES测定仪使用说明书中介绍的步骤开始升压操作。在升压过程中不要移动电极。4.7升压结束后,记录显示屏上的ES读值。

电稳定性测定4.8用同样的钻井液样品重复上述步骤。两次ES读值之差不得超过5%。否则,检查ES测定仪和电极探头,看是否有故障。4.9记录两次ES测量的平均值。

谢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