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危化品储存安全培训规范.pptx

发布:2025-05-13约2.95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危化品储存安全培训规范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1

危化品基础知识

02

储存场所规范

03

安全管理流程

04

应急响应机制

05

法规与合规要求

06

培训与考核体系

危化品基础知识

01

PART

危化品分类

按照物理状态可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类;按照危险性质可分为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类别。

分类与特性识别

特性识别

识别危化品的闪点、燃点、爆炸极限、毒性等关键特性,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风险评估

根据危化品的特性和数量,评估其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和风险等级。

危险标识的组成

识别不同危险标识的含义和作用,了解危化品的基本特性和危险等级。

危险标识的识别

危险标识的应用

在储存、运输和使用危化品时,必须按照规定设置和使用危险标识,以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危险标识由安全色、图形符号和警示语句组成,用于警示人们注意危化品的危险性。

危险标识系统解析

火灾风险

易燃危化品储存不当或遇到明火容易引起火灾,甚至引发爆炸。

爆炸风险

易爆危化品在受到撞击、摩擦或高温等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中毒风险

有毒危化品可能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腐蚀风险

腐蚀性危化品会对储存设备和容器造成腐蚀,导致泄漏和环境污染。

常见危化品储存风险

储存场所规范

02

PART

库房建设标准

库房结构

甲类危化品库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梁和砖墙承重结构,地面采用不燃材料,如混凝土或石材。

防火等级

库房防火等级应符合国家标准,并设置防火墙、防火门等防火分隔设施。

照明设施

库房内照明设施应采用防爆型灯具,并保持良好通风,防止电气火灾。

禁止设施

库房内禁止设置办公室、休息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并禁止吸烟、使用明火等危险行为。

不同种类的危化品应分区储存,避免相互反应或助燃。

危化品堆放高度应符合相关规定,防止倾倒或坍塌。

储存区内应设置宽度不小于2米的通道,便于人员疏散和消防车辆通行。

每个分区和堆放点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和警示牌,标明危化品的名称、危险性质和应急措施。

安全分区与堆放要求

分区储存

堆放高度

通道设置

标识管理

01

02

03

04

储存区应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开窗换气,降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温湿度及通风控制

通风换气

储存区应设置防潮设施,如地垫、货架等,确保危化品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受潮。

防潮措施

危化品的储存温湿度应符合其性质要求,防止受潮、受热或受冻。

温湿度控制

储存区应设置温湿度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并记录储存环境的温湿度。

温湿度监测

安全管理流程

03

PART

危化品入库登记

详细记录危化品的名称、数量、规格、生产日期、入库日期等信息。

出入库登记制度

危化品出库登记

详细记录危化品的名称、数量、领用人、用途、出库日期等信息。

危化品库存盘点

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实际库存与登记信息一致。

人员资质与操作权限

人员资质要求

操作人员需具备相关的危化品知识和操作技能,并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操作权限控制

不同级别的人员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严格限制非专业人员进入危化品储存区域。

培训与考核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危化品储存安全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定期检查与巡检

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标准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设备维护保养

隐患排查与治理

及时发现并处理危化品储存过程中的隐患和问题,确保储存安全。

定期对危化品储存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巡检,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

定期巡检与设备维护

应急响应机制

04

PART

泄漏处置流程

立即封锁泄漏区域

发现泄漏,立即采取措施阻止危化品扩散,封锁泄漏区域,禁止非应急人员进入。

02

04

03

01

疏散泄漏气体或液体

采取适当措施,如通风、稀释等,将泄漏气体或液体疏散至安全区域。

切断泄漏源

迅速关闭泄漏源,切断泄漏途径,防止危化品继续泄漏。

收集泄漏物

用专用容器收集泄漏的危化品,防止污染环境或造成二次事故。

火灾扑救方案

选择合适的灭火剂

根据危化品的性质,选择正确的灭火剂,避免使用会加剧火势的灭火剂。

灭火器材的选用

选用符合标准的灭火器材,如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确保器材的有效性。

灭火人员防护

灭火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服等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灭火后处理

灭火后要对现场进行彻底清理,防止复燃或二次事故。

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处理,如止血、包扎等,并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制定紧急疏散路线,标明安全出口和逃生路线,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撤离。

安排专人负责疏散工作,确保人员有序疏散,避免踩踏和混乱。

确定疏散后的集合点,并对疏散人员进行登记和清点,确保所有人员安全撤离。

伤员急救与疏散路线

伤员急救

疏散路线

疏散组织

疏散后的集合点

法规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