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改造施工及验收规程.docx
PAGE1
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改造施工及验收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改造施工及验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节能设计、节能改造、质量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改造施工及验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060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GB19762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T25127.2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第2部分:户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冷水)机组
GB/T25857低环境温度空气源多联式热泵(空调)机组
GB/T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11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17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20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6管井技术规范
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10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64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
GB5041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495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标准
GB50738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GB/T50893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GB/T51366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GB/T51368建筑光伏系统应用技术标准
GB55015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GB55016建筑环境通用规范
GB55022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
GB55032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
JB/T13573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风机
JGJ/T288建筑能效标识技术标准
JGJ376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标准
TSGT7001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
节能改造应在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改造前应进行建筑安全性鉴定,对鉴定不合格的建筑,应先开展相应改造。
建筑节能率低于50%且改造后能继续使用20年及以上的民用建筑,宜开展节能改造。
民用建筑节能改造后,改造部分节能水平应达到现行标准规定。
节能改造宜对建筑碳排放量进行计算和分析,计算方法应符合GB/T51366的规定。
节能改造涉及到建筑修缮时应按照GB55022执行。
节能改造不应采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设备、产品和材料。
节能设计
一般规定
节能改造方案应根据节能诊断结果和节能目标制定,并对改造后拟实现的效果进行能效评估。
节能改造后,改造部位节能性能满足GB55015要求的宜有两项及以上,且不应少于一项。
节能改造方案应包括围护结构及暖通空调改造方案。有条件时,还应包括给水排水、电气改造方案。
节能改造工程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应根据改造对象的资源条件,经技术经济性分析后合理确定。
节能改造前后的建筑能耗计算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严寒和寒冷A区应对建筑供暖能耗进行计算;
寒冷B区应对建筑供暖能耗和供冷能耗进行计算。
建筑能耗应按GB55015规定的动态负荷法计算。节能改造前后的计算,应采用相同的软件和典型气象年数据。
节能改造方案
围护结构
围护结构改造应遵循安全、经济、适用、少扰民的原则,宜选用对居民干扰小、施工工期短、环境污染少、施工工艺便捷的节能改造技术,并宜减少湿作业施工。
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应符合下列规定:
确定外墙、屋面等保温层形式与厚度,明确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和屋面传热系数;
外窗节能改造应计算传热系数和太阳得热系数,并兼顾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
对围护结构中可能形成热桥的构造节点进行结露验算,并制定合理的保温措施;
分户墙和楼板节能改造应计算平均传热系数。
当改造建筑已有保温系统时,应根据诊断判定给出围护结构原有保温系统的处理方案。需将原有保温计算在内时,计算方法应符合GB50176的规定。
设备系统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方案应符合下列规定:
优先改造冷热源设备及循环水泵,选择高效节能产品;
应明确管网的水力平衡度、保温效率、补水率;
室内末端设备应设置室温调节装置;
通风系统改造方案应做好室内气流组织设计、提高自然通风效率。
生活热水系统改造方案应确定户用热水器的热效率、24h固有能耗系数与热水输出率。
电气系统改造方案应明确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改造策略。
可再生能源
增设或改造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太阳能光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