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docx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第Ⅰ卷
阅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得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不管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chì(炽、炙)热的、理想的,
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xuàn(绚、炫)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褪色(tùn)挥霍(hò) B.褪色(tuì)挥霍(hò)
C.褪色(tùn)挥霍(huò) D.褪色(tuì)挥霍(huò)
2.根据拼音填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炽热炫烂 B.炽热绚烂 C.炙热绚烂 D.炙热炫烂
3.文中“只有这样……”一句中“这样”指代的内容是()
A.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
B.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
C.青春是那么美好。
D.以上三项都是。
4.下列填入第二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才是最闪亮的日子。 B.这日子都是最闪亮。
C.它都是最闪亮的日子。 D.它不是闪亮的日子吗?
5.古诗文默写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2)当与朋友远别时,我们会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赠别壮行。
(3)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虽身处逆境仍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心系天下的诗句是:,。
(4)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而复杂心理。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逍遥游》)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水击三千里(水击:击水,拍打水面)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运:海水运动)
C.志怪者也(志:记载)
D.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盘旋飞翔)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先写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再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最后写作者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
B.文中既写出鹏鸟凭借六月的大风而飞,又表明“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可见世间万物的活动皆有所依凭,无绝对自由。
C.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
D.作者以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鲲鹏的宏大形象,并借《齐谐》一书中的话来证明鲲鹏转化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8.文中大鹏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传
①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①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②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②余习。锼刻骈偶③,淟涊④弗振,士因陋守旧,论卑⑤气弱。苏舜元、舜钦、柳开、穆修辈,咸有意作而张之,而力不足。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⑥,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③举进士,试南宫⑦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注】①荻:芦苇。②五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③锼(sōu)刻骈偶:指刻意修饰文辞。一味追求对偶。④淟涊(tiǎnniǎn):污浊。这里指五代以来的文风绮丽污浊。⑤论卑:指文章观点见识浅陋。⑥赜(zé):精妙;深奥。⑦南宫:礼部。
9.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B.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C.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D.四岁/而孤母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