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层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docx
垫层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
(1)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2)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3)石子:卵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大于2%。
(4)程中所采用的砂、石必须有放射性指标检测报告。
(5)砂、石使用前应按规定取样进行必试项目试验,石子试验必须做压碎指标值测定。
(6)按规定应预防碱集料反映的工程或结构部位所使用的砂、石供应单位应提供砂、石的碱活性检查报告。
2、主要机具
混凝土输送泵、泵管、混凝土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尖铁锹、平铁锹、平板振捣器、串桶、溜管、刮杠、木抹子、胶皮水管、铁錾子、钢丝刷、钢卷尺、扫帚等。
3、作业条件
(1)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己办完验收手续。墙、柱四周已弹好+500mm水平标高线。
(2)垫层基底检验合格,表面湿润,方可施工混凝土垫层。
(3)设置变形缝:室内、外地面水泥混凝土垫层宜设置纵向、横向缩缝。室外混凝土垫层还应设置伸缝。
(4)穿过楼板的暖、卫管线已安装完毕,管洞已浇筑细石混凝土,并已填塞密实。
(5)埋在垫层中的暖卫、电气等各种设备暗管已安装完毕,进行交接检验,经检验合格并做隐蔽记录。
(6)首层地面浇筑水泥混凝土垫层前,穿过室内的暖气沟管线己做完,排水管道做完,并办完验收手续。室内回填土已进行分项质量验收。
(7)核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技术交底。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8)冬期施工,必须按冬施方案采取保温防冻措施。
二、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找标高、打水平控制桩→浇筑混凝土→振捣、找平→压光→养护。
2、基层处理:浇筑混凝土前将地基表面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基层的平整度及标高复合要求,同时应对地基表面进行湿润。
3、找标高、打水平控制桩:打混凝土之前在地基土表面每隔5m钉钢筋头作为水平控制桩,用水准仪测出垫层顶标高,用油漆在钢筋上标注垫层上皮控制标高。对于集水坑、电梯井等标高不一致的部位,在坑底四角钉钢筋头作为水平控制桩。
4、浇筑混凝土:本工程基坑面积较大,按照地上结构的划分,将基础垫层划分为东西两个标段进行同时连续施工,一次性浇筑完毕。西标段从南侧向北侧进行施工,东标段从北侧向南侧施工,在一区中间部位作为两个标段的施工缝。垫层浇筑时遇到集水坑、电梯井等部位,先打坑底垫层,坡壁宜分次浇筑、找坡,边坡用木抹子拍实,严格控制标高。
5、振捣、找平:浇筑混凝土随打随抹用刮杠刮平,混凝土虚铺厚度略高于标高,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持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全部泛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振捣密实之后,然后再用刮杠刮平,表面用木抹子搓平,表面出浆。
6、压光:撒水泥砂子干拌砂浆,砂子先过3mm筛子后,用铁锹搅拌水泥砂子拌料撒在搓平后的垫层混凝土面层上,待灰面吸水后刮杠刮平,随后用木抹子抹平。然后用铁抹子第一遍抹压,用铁抹子抹压面层,把脚印压平。当面层开始凝结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二次抹压,将表面的凹坑、砂眼及脚印压平,压光时间应在终凝前完成。
7、养护: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成12小时之后,立即进行覆盖、浇水,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禁止过早上人,踩坏混凝表面,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少于7昼夜。
三、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水泥混凝土垫层所采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3%。砂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2)水泥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检查配合比试验报告和强度等级检测报告。
2、一般项目:
(1)基础垫层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表面光洁,无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问题。
(2)混凝土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表面平整度
1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标高
±10
用水准仪检查
3
坡度
不大于房间相应尺寸的2/1000,且不大于30
用坡度尺检查
4
厚度
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且不大于20
用钢尺检查
四、成品保护
1、垫层在养护期间不得上人,其他工种不得进入操作,在防水卷材施工完毕及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成前都要加强垫层的保护。
2、混凝土垫层浇筑完满足养护时间后,可继续进行面层施工,如继续施工时,应对垫层加以覆盖保护,并避免在垫层上搅拌砂浆。存放油漆桶等以免污染垫层,影响面层与垫层的粘结力,而造成面层空鼓。
3、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1.2Mpa。才可允许人员在其上走动和进行其他工序。
4、在施工中,应保护好暖卫、电气等设备暗管,应做好保护措施。
5、垫层内应根据设计要求预留孔洞或安置固定地面镶边连接件所用的锚栓(件)和木砖,以免后剔凿。
6、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