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消防维保补充协议书2025年通用.docx

发布:2025-05-11约4.82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甲方:XXX乙方:XXX20XXCOUNTRACTCOVER专业合同封面RESUME

甲方:XXX

乙方:XXX

20XX

COUNTRACTCOVER

专业合同封面

RESUME

PERSONAL

消防维保补充协议书2025年通用

本合同目录一览

1.协议双方基本信息

1.1协议双方名称

1.2协议双方地址

1.3协议双方联系方式

2.协议标的

2.1维保项目范围

2.2维保项目内容

2.3维保项目标准

3.维保期限

3.1维保起始日期

3.2维保终止日期

3.3维保期限延长

4.维保费用

4.1费用总额

4.2费用支付方式

4.3费用支付时间

5.维保服务内容

5.1定期检查

5.2紧急维修

5.3故障排除

5.4设备保养

6.质量保证

6.1质量标准

6.2质量保证期限

6.3质量问题处理

7.安全责任

7.1安全操作规范

7.2安全事故处理

7.3安全责任划分

8.违约责任

8.1违约情形

8.2违约责任承担

8.3违约赔偿

9.争议解决

9.1争议解决方式

9.2争议解决机构

9.3争议解决程序

10.合同生效

10.1合同生效条件

10.2合同生效日期

10.3合同生效地点

11.合同解除

11.1合同解除条件

11.2合同解除程序

11.3合同解除后的处理

12.合同变更

12.1合同变更条件

12.2合同变更程序

12.3合同变更后的处理

13.合同终止

13.1合同终止条件

13.2合同终止程序

13.3合同终止后的处理

14.其他约定

14.1通知方式

14.2附件

14.3合同份数

第一部分:合同如下:

1.协议双方基本信息

1.1协议双方名称

甲方:消防设施有限公司

乙方:大厦物业管理公司

1.2协议双方地址

甲方地址:市区路号

乙方地址:市区路号

1.3协议双方联系方式

2.协议标的

2.1维保项目范围

本协议涉及的消防维保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消防供水系统、消防电气系统等。

2.2维保项目内容

维保项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检查、设备保养、故障排除、系统调试、应急演练等。

2.3维保项目标准

维保项目执行国家标准《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规范》(GB252012010)及相关行业标准。

3.维保期限

3.1维保起始日期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维保起始日期为2025年1月1日。

3.2维保终止日期

本协议维保期限为一年,自2025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

3.3维保期限延长

如双方同意延长维保期限,应在协议到期前一个月内书面通知对方,并签订补充协议。

4.维保费用

4.1费用总额

本协议维保费用总额为人民币万元整。

4.2费用支付方式

维保费用采用分期支付方式,甲方应在合同签订后一个月内支付首期费用,后续费用按季度支付。

4.3费用支付时间

首期费用支付时间为合同签订后一个月内,后续费用支付时间为每个季度首月。

5.维保服务内容

5.1定期检查

甲方应每月对消防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设施运行正常。

5.2紧急维修

在维保期间,如发生紧急维修情况,甲方应在接到通知后1小时内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5.3故障排除

甲方在接到故障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进行故障排除。

5.4设备保养

甲方应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6.质量保证

6.1质量标准

甲方提供的服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

6.2质量保证期限

本协议质量保证期限为维保期限内的全部时间。

6.3质量问题处理

如出现质量问题,甲方应在接到通知后24小时内进行修复,如无法在规定时间内修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8.违约责任

8.1违约情形

8.1.1甲方未按照约定时间提供维保服务;

8.1.2甲方未按照约定标准完成维保工作;

8.1.3甲方未按照约定及时处理故障;

8.1.4乙方未按照约定支付维保费用;

8.1.5任何一方违反协议的其他条款。

8.2违约责任承担

8.2.1对于甲方违约,乙方有权要求甲方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8.2.2对于乙方违约,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支付滞纳金,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8.2.3双方均应承担因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8.3违约赔偿

8.3.1甲方违约赔偿金额按实际损失计算,但最高不超过合同总额的%;

8.3.2乙方违约赔偿金额按实际损失计算,但最高不超过合同总额的%。

9.争议解决

9.1争议解决方式

双方发生争议时,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