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技术(稿).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肥一体化技术
概念及本质
国内外发展现状
特点及优势
技术要点
应用前景
广义:将肥料溶解后施用,包含淋施、浇施、喷施、管道施用等。
狭义: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
什么是水肥一体化
灌溉和施肥同时进行,施入土壤 的肥料被充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根系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
水肥一体化的前提是将肥料溶解,然后通过多种方式施用。如叶面喷肥、挑担淋施和浇施、拖管淋施、喷灌施用、微喷灌施用(南方最普及水带喷施)、滴灌施用、树干注射施用等。其中滴灌施肥由于延长了施肥时间,效果最好,最节省肥料。
水肥一体化
这些肥料在没有溶解的情况下都不能被作物吸收
水肥一体化的其它叫法
目前,水肥一体化推广总面积达到8000万亩以上,按作物划分,新增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1500万亩,小麦500万亩,马铃薯500万亩,棉花500万亩,蔬菜800万亩,果树1000万亩,其他农作物200万亩。按区域划分,在西北地区重点推广棉花、玉米、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新增面积1000万亩。
水肥一体化在我国发展现状
水肥一体化已经从当年的“高端农业”、“形象工程”开始向普及应用发展,当前中国已经具备了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的有利条件。
从设施向大田发展 从经作向粮食发展
从高投入向平民化发展 水溶肥料从小肥料向大肥料发展
水肥一体化发展方式
广东高要,砂糖桔果园的施肥场面
内蒙乌盟商都县,大田马铃薯施肥场景
水肥一体化在国外发展现状
水肥一体化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应用。2000年全世界应用面积5600万亩,现在估计超过1亿亩。
以色列: 90%以上耕地应用水肥一体化;
澳大利亚:2007年设立100亿澳元的国家节水计划,其中约一半用于发展灌溉设施和水肥一体化;
美国:微灌面积最大的国家;灌溉农业中60%的马铃薯、25%的玉米、33%的果树均采用水肥一体化;用于水肥一体化的专用肥料占肥料总量的38%以上。
以色列果园的自动化施肥装置及肥料桶
泵注肥法
泵注肥法
水肥一体化特点及优势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节水、节肥成效显著
中国用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出占世界26%的农产品,养活20%的人口。
“缺水”比“缺地”更严峻!
中国化肥年用量5600万吨(折纯),居世界首位,利用率30%左右,低于发达国家20个百分点以上。
肥料高耗低效,浪费严重!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节水、节肥成效显著
应用水肥一体化节水4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20%以上。
发展水肥一体化可大幅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突破水肥资源约束,促进农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高效型转变。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作物增产显著
应用水肥一体化,粮食作物产量大幅提高20-50%,最高增产一倍。通过管道施用肥料,实现水、肥资源同步高效利用,达到即节水又增产的双重目标,水分生产效率可以提高到2公斤/方,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农业抗旱减灾能力
每年旱灾发生面积3~4亿亩
成灾2亿多亩
绝收近5000万亩
因旱损失粮食500亿公斤
水肥一体化,节水40%
以现有的农业灌溉水量,可以扩大灌溉面积3-4亿亩
发展水肥一体化,用现代节水灌溉设备装备农业,可有效提高农业抗旱减灾能力。
农业向标准化、自动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标准化:灌水、施肥、打药都能标准化操作,均匀性高
自动化:可方便配备自动控制设备,实现信息化管理
规模化:为规模化经营提供技术支撑,1个人可管理100亩
集约化:水肥药一体化管理,节省劳动力30%
提高农业生态安全水平
土壤湿润比只有60%,病害减少30%以上,农药用量减少25%以上。少农残,更安全。
水分和肥料集中分布在作物根层,减少深层渗漏,既生态又环保。
水肥一体没有渗漏!!!
沟灌冲肥渗漏严重!!!
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
设施设备
通过综合分析当地土壤、地貌、气象、农作物布局、水源保障等因素,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
灌溉设备。应当满足当地农业生产及灌溉、施肥需要,保证灌溉系统安全可靠。
施肥设备。根据应用作物、系统设备、实施面积等选择施肥设备。主要包括压差式施肥罐、文丘里施肥器、施肥泵、施肥机、施肥池等。
按照农作物目标产量、需肥规律、土壤养分含量和灌溉特点制定施肥制度。一般按目标产量和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计算农作物所需氮(N)、磷(P2O5)、钾(K2O)等养分吸收量;根据土壤养分、有机肥养分供应和在水肥一体化技术下肥料利用率计算总施肥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