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docx

发布:2024-10-24约8.33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数据采集、预测技术要求、统计分析、系统管理、界面要求、安全防护要求、数据输出要求及性能指标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电网调度机构和风电场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建设、验收、研发和运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6572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GB/T37523风电场气象观测资料审核、插补与订正技术规范

GB/T40603风电场受限电量评估导则

GB/T40604新能源场站调度运行信息交换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电场windfarm

由一批风电机组或风电机组群(包括机组单元变压器)、汇集线路、主升压变压器及其他设备组成的发电站。

3.2

数值天气预报numericalweatherprediction

根据大气实际情况,在一定的初值和边值条件下,通过大型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求解描写天气演变过程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程组,预报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和天气现象,通过数值的形式给出不同气象要素的预报值。

3.3

风电功率预测windpowerforecasting

以风速、功率、数值天气预报(3.2)等数据作为输入,结合风电场(3.1)的设备状态及风电机组运行工况,预测风电场未来的有功功率。

4数据采集

4.1数据源选择

数据源包括气象站、风力发电机传感器、能量计量设备、监控系统等。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源以获取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功率输出等与风电场运行相关的数据。

4.2数据获取

4.2.1所有数据的采集应能自动完成,并能通过手动方式补充录入。

4.2.2测风塔实时测风数据时间延迟不应大于5min,其余实时数据的时间延迟不应大于1min。

4.2.3气候预报数据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至少包括次月起到未来12个月的气候预报数据,时间分辨率为月;

b)应至少包括月平均风速、月平均总辐照度、月平均温度等参数;

2

c)应每月至少提供一次气候预报数据。

4.2.4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应满足以下要求:

a)应至少包括次日零时起到未来240h的数值天气预报数据,时间分辨率为15min;b)数据应至少包括10m、100m高度的风速、风向及气温、气压、湿度等参数;

c)宜每日至少提供两次数值天气预报数据,两次的时间间隔宜为12h。

4.2.5风电功率预测系统所用的测风塔实时测风数据应满足以下要求:

a)测风塔至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实时测风数据传送时间间隔不应大于5min;

b)采集量应至少包括10m、30m、50m、70m高度及风机轮毂高度的风速和风向,以及10m高度

的气温、气压、湿度,应包括瞬时值和5min平均值;

c)测风塔至场站端预测系统的数据传输宜采用光纤传输方式;

d)调度端风电功率预测系统所用的测风数据应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由风电场相关人员上传;e)测风塔数据可用率应大于99%。

4.2.6风电场实时功率数据的采集周期不应大于5min,应取自风电场升压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4.2.7风电机组状态数据的采集周期不应大于15min,,应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由风电场计算机监控系统上传。

4.2.8风电场计划开机容量数据应与数值天气预报数据相对应,其中:

a)场站端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计划开机容量数据应通过手动方式录入;

b)调度端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计划开机容量数据应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由风电场上传。

4.3数据存储

数据的存储应符合下列要求:

a)存储系统运行期间所有时刻的数值天气预报数据;

b)存储系统运行期间所有时刻的功率数据、测风塔数据,并将其转化为15min的平均数据;c)存储每次执行的长期风电电量预测结果及时标;

d)存储每次执行的中期、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和概率预测的所有预测结果及时标;

e)存储每15min滚动执行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和概率预测的所有预测结果及时标;f)预测曲线经过人工修正后存储修正前后的所有预测结果;

g)电网调度机构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应存储风电场上报的所有预测结果;

h)所有数据至少保存10年,实测气象数据应永久保存。

4.4数据处理

4.4.1所有数据存入数据库前应进行完整性及合理性检验,并对缺测和异常数据进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