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4_T3115-2018_钢质模锻汽车转向节技术条件与检测方法_安徽省.docx

发布:2025-05-12约3.4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77.140.85

DB34

J32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115—2018

钢质模锻汽车转向节技术条件与检测方法

SpecificationsandtestingmethodsforSteeldieforgingautomobilesteeringknuckle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3115—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归口单位:安徽省汽车零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安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合肥汽车锻件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江淮汽车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昌文、宋加兵、陶善虎、王云、陈天武、吴江、方亮、陈国强、黎昺哲。

I

DB34/T3115—2018

钢质模锻汽车转向节技术条件与检测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质模锻汽车转向节(以下简称转向节)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和交付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钢质模锻汽车转向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225钢淬透性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Jominy试验)

GB/T226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1182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GB/T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4879防锈包装

GB/T7232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

1

DB34/T3115—2018

3.1

钢质模锻汽车转向节

采用合金钢、碳素钢、非调质钢为原材料,经过模锻成型、热处理、机加工、表面处理等工序制造

而成,作为承受汽车前部载荷,并带动前轮绕轴销转动实现汽车转向的执行构件。

4模锻汽车转向节分类

4.1按锻件功能分类

根据GB/T12363分类转向节锻件属于Ⅰ类锻件。标注方法:Ⅰ-GB/T12363。

4.2按产品结构分类

4.2.1轴类转向节见图1。

4.2.2孔类转向节见图2。

2

DB34/T3115—2018

图2孔类转向节

5技术要求

5.1材料

5.1.1转向节锻件所选用的钢材推荐使用40Cr、35CrMo、42CrMoA、40CrNiMoA、40Mn、45和非调质

5.2.2.1表面缺陷是指锻件表面凹陷、压痕、充填不足、麻点、碰伤、折叠和裂纹等缺陷现象。

5.2.2.2加工表面:转向节锻件的表面缺陷应不超过GB/T12362的规定。

5.2.2.3非加工表面:允许表面存在折叠、裂纹等缺陷,但缺陷深度公差不允许超过厚度尺寸公差的

1/3。表面缺陷应打磨清除。清除的表面必须圆滑过渡,打磨宽度不小于深度的6倍,长度应在两端超

出缺陷长度的3mm以上。打磨允许深度不得大于GB/T12362所规定的数值。

5.2.2.4顶料杆压痕位置由供需双方商定。

5.2.3.1任何转向节锻件都不允许过烧,过烧的坯料必须报废。

5.2.3.2欠温坯料冷却到室温后,每根棒料做好清晰标识,重新加热使用。合金钢、碳素钢材料最多

允许加热两次,非调质钢材料可以加热三次。

3

DB34/T3115—2018

5.2.4转向节锻件热处理

5.2.4.1转向节锻件热处理供货状态在锻件图上注明,一般为:

a)调质;

b)控制冷却。

5.2.4.2转向节锻件热处理后的硬度波动范围按表1规定。

表1

转向节锻件布氏硬度波动范围

材料

40Cr

35CrMo

42CrMoA

40CrNiMoA

40Mn

45

YF40MnV

硬度范围

220~302HB

257~298HB

260~310HB

259~302HB

163~229HB

200~269HB

229~285HB

5.2.4.340Cr、35CrMo、42CrMoA、40CrNiMoA、40Mn、45超过硬度要求的调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