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pptx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一、教学大纲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技术课,开课设置在《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液压技术》、《发动机原理》等专业课之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汽车感性的认识得到理性的升华。
(一)课程性质
重点:
汽车发动机、底盘和整车安全环保的检测和诊断。
难点:
汽车检测设备的检测原理及设计性实验。
课程安排
(二)重点、难点
2
模块二汽车整车性能检测
3
模块三发动机检测与诊断
1
模块一汽车检测与诊断基础
5
绪论
4
模块四底盘检测与诊断
模块
任务
理论
实验
其它
小计
模块一基础理论模块(6)
项目1:诊断参数
1
1
项目2:诊断标准
2
2
项目3:汽车故障
2
2
项目4:诊断周期
1
1
模块二
整车检测模块
(14)
项目5:灯光检测
2
4
项目6:尾气检测
4
4
项目7:噪声检测
2
2
项目8:制动检测
4
4
项目9:车速表误差
2
2
项目10:测滑检测
2
2
模块三发动机检测模块(20)
项目11:动力性检测
2
2
项目12:密封性检测
4
4
项目13:供给系检测
4
4
项目14:点火系检测
4
4
项目15:润滑系检测
2
2
项目16:故障自诊断
4
4
模块四
底盘检测模块
(20)
项目17:驱动轮功率
4
4
项目18:传动系检测
4
4
项目19:行驶系检测
4
4
项目20:转向系检测
4
4
项目21:车轮平衡检测
4
4
合计
60
60
三、课堂模式
测什么
如何测
作业
复
习
测得标准
实例
诊断
为什么测
总结
四、新学期的几点建议和要求
1.在作业本封面的右上角要标名学号。
2.在写作业时要标明题号,字迹要清晰正规。
3.要按时交作业,作业成绩占平时成绩的40%。
平时成绩
(1)作业40%
(2)出勤40%
(3)课堂表现20%
4.要正常上课,严禁多次旷课。
绪论
一、发展概述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
至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生产先进的检测设备,力图用更科学的手段快速、准确地判别汽车技术状况是否处于规定水平。
1.汽车检测技术基础规范化
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先进国家的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已达到了广泛应用阶段
2.汽车检测设备智能化
3.汽车检测管理网络化
二、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体系
1.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目的
(1)安全环保检测
(2)综合性能检测
(3)故障诊断与维修检测
2.汽车检测与诊断的技术内容
★汽车检测与诊断的前提条件:
在汽车不解体或部分解体的情况下,进行汽车检测与诊断。
1.汽车检测技术
检查
测量
(1)汽车检测
P3
(2)汽车测量
2.汽车诊断技术
分析
判断
作业:
1.汽车检测
2.汽车诊断
发动机综合分析仪OTC3955
模块一汽车检测与诊断基础
任务1
汽车主要性能评价指标
任务2
汽车故障诊断参数认知
任务3
汽车故障诊断标准认知
01
02
项目1汽车特性参数认知
项目2汽车性能参数认知
任务1汽车主要性能评价指标
项目1汽车特性参数认知
汽车结构参数
主要包括车辆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等
2.汽车机动性参数
车辆在最小面积内转向和转弯的能力。
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汽车最小转弯直径、转弯通道圆、最小离地间隙等
车辆的机动性:
概念
主要参数
纵向通过角
在汽车满载、静止时,从汽车底部的突出部位向汽车前轮和后轮所作的两个切面之间在汽车后方形成的夹角。
3.质量参数与质心位置参数
(1)质量参数
装备有车身、全部电气设备和车辆正常行驶所需要的辅助设备的完整车辆的质量与选装装置质量之和。
①整车干质量
②整车整备质量
汽车装备齐全,包括燃油、机油、冷却液、备用胎和随车工具等的空车质量。
③最大总质量
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④最大装载质量
最大总质量与整备质量之差。
质心位置参数
质心水平位置是汽车质心相对前后轴的位置。
质心高度是质心相对汽车支承水平面的位置。
L——轴距,a、b——车辆质心至前轴、后轴中心线距离,mm;m1、m2——前轴、后轴轴载质量,kg。
汽车单车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
⑤最大轴载质量
汽车动力性参数
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1)概念
汽车的动力性
(2)评价指标
汽车最高车速、汽车加速能力、汽车的最大爬坡能力等。
汽车最高车速
汽车在水平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上行驶,能达到的最高行驶车速。
项目2汽车性能参数认知
汽车原地起步加速时间
汽车的加速能力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表示。
汽车由第1挡或第2挡起步,并以最大的加速度且选择恰当的换挡时刻逐步换至最高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