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防护(针刺伤)试题(附答案).docx
职业防护(针刺伤)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针刺伤的范畴()
A.被注射针头刺伤
B.被缝合针划伤
C.被手术刀割伤
D.被玻璃安瓿割伤
答案:C
2.针刺伤后,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立即挤出伤口血液
B.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伤口
C.用碘伏消毒伤口
D.报告护士长
答案:A
3.发生针刺伤后,为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应在()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答案:C
4.针刺伤后,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佳用药时间是()
A.2小时内
B.4小时内
C.8小时内
D.24小时内
答案:A
5.下列关于针刺伤风险评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操作发生针刺伤感染风险高
B.针头较粗、刺入较深感染风险高
C.被污染针头刺伤后,病原体载量低感染风险低
D.所有针刺伤感染风险相同
答案:D
6.以下操作中,最容易发生针刺伤的是()
A.皮下注射
B.肌内注射
C.静脉采血
D.拔除静脉输液针
答案:C
7.针刺伤后,应在()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答案:B
8.预防针刺伤的措施不包括()
A.使用安全型注射器
B.操作后及时将针头套回针帽
C.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D.锐器盒满3/4时及时更换
答案:B
9.被HBV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如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应()
A.无需处理
B.注射乙肝疫苗
C.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D.定期复查乙肝两对半
答案:D
10.被HIV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预防性用药应连续服用()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答案:D
11.针刺伤的高发人群是()
A.医生
B.护士
C.检验人员
D.以上都是
答案:D
12.以下关于锐器盒的使用,错误的是()
A.锐器盒应放置在操作方便的地方
B.锐器盒可以盛装其他医疗废物
C.锐器盒满3/4时应及时更换
D.锐器盒应密闭保存
答案:B
13.发生针刺伤后,以下哪项处理措施不正确()
A.用力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
B.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伤口
C.用碘伏消毒伤口
D.暴露黏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答案:A
14.针刺伤后,如怀疑感染丙肝病毒,应在()周后检测HCV抗体。
A.2周
B.4周
C.6周
D.12周
答案:C
15.为预防针刺伤,在进行静脉采血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采血后直接将针头插入试管
B.采血后用手分离针头和注射器
C.采血后将针头放入锐器盒
D.采血后将针头随意丢弃
答案:C
16.以下哪种锐器不属于医疗锐器()
A.注射器针头
B.输液器针头
C.玻璃试管
D.医用镊子
答案:D
17.针刺伤后,应在()进行血清学追踪检查。
A.当时、4周、8周、12周和6个月
B.当时、1个月、3个月、6个月
C.当时、2周、4周、8周
D.当时、3个月、6个月、1年
答案:A
18.发生针刺伤后,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预防性用药()
A.被HBV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乙肝表面抗体阴性
B.被HCV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
C.被HIV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
D.被未明确感染情况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
答案:D
19.预防针刺伤的关键措施是()
A.加强职业安全教育
B.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C.规范操作行为
D.以上都是
答案:D
20.下列关于针刺伤后心理干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B.只需要对发生针刺伤的人员进行心理干预
C.应对发生针刺伤的人员及其同事进行心理干预
D.心理干预只在针刺伤发生后短时间内进行
答案:C
二、多选题
1.针刺伤可能传播的疾病有()
A.艾滋病
B.乙肝
C.丙肝
D.梅毒
答案:ABCD
2.针刺伤后的处理措施包括()
A.立即挤出伤口血液
B.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伤口
C.用碘伏消毒伤口
D.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答案:ABCD
3.预防针刺伤的措施有()
A.使用安全型注射器
B.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C.操作后及时将锐器放入锐器盒
D.加强职业安全教育
答案:ABCD
4.发生针刺伤后,需要采集患者的哪些标本进行检测()
A.乙肝两对半
B.丙肝抗体
C.艾滋病抗体
D.梅毒抗体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