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A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docx
5A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5A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总体要求、安全事故分类、设施设备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医疗安全管理、食品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自然灾害安全管理、文物安全管理、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其它安全管理、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监督检查。本标准适用于5A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工作,5A级旅游景区以下简称景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安全管理,为了确保游客、景区的安全,消除安全问题发生的各种潜在因素,确保景区秩序,保持良好运营状态而实施的一系列与旅游有关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
3.2游客中心,旅游区(点)设立的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游程安排、讲解、教育、休息等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的专门场所。
4总体要求
4.1景区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领导机构,法人负总责。
4.2景区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4.3景区应对全体员工进行定期安全知识和应急预案的培训,特殊工种员工应持证上岗。
4.4景区应与相关安全管理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5安全事故分类
本标准所指安全管理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a)消防安全管理;
b)医疗安全管理;
c)食品安全管理;
d)交通安全管理;
e)自然灾害安全管理;
f)文物安全管理;
g)大型活动安全管理。
6设施设备管理
6.1景区内设施设备应保证运行良好。
6.2各类特种设备应定期检验和维护,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发现特种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立即停止运行。
6.3景区内的各游乐项目的器材、设备和设施应符合相应安全和质量标准,按照规定操作和使用,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性能完好,安全可靠,并建立技术档案。
6.4索道、游乐设施、电梯等特种设备应取得特种设备使用证和检验合格证,其使用管理应符合相关管理规定。
6.5架空客运索道设计和安装应符合规定,游乐设施的安装应符合规定。提供给少年儿童使用的设施或设备,应有明显警示标志、说明和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
7消防安全管理
7.1景区各相关场所应配置相应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7.2按规定设置安全疏散通道和紧急照明装置。
7.3消防安全标志符合规定。
7.4景区应对消防器材及工具统一登记,特殊器材应有安全使用规定。所有消防器材应由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保养和更换,并有检查、更换记录。
7.5景区内有特殊要求的消防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专项消防制度,落实责任人,对用火、用电等严格审批和监管。
7.6各类经营场所应符合消防管理规定要求,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7.7景区的易燃易爆物品,应按规定存放和重点监控,仓库、油库等消防重地,应安排专人定期巡查,明确禁止吸烟和禁止明火。
7.8对篝火、烧烤等涉及明火的游乐项目,应在划定的场地开展,指定专人负责消防安全。
8医疗安全管理
8.1景区内应设有医务室,或在就近1km内有合作医疗机构(点)。医务室应安排具有相关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值班,配备急救药品和必要的救护器材,能够对突发疾病或轻微外伤进行紧急处置。
8.2景区应与当地医疗机构建立救助合作关系,并制定遇险抢救应急预案。
8.3景区如有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及时抢救并送往定点医院。
8.4景区应如有重大疫情发生时,应及时关闭景区或对游客限流。
9食品安全管理
9.1景区内严禁出售来源不明的食品、过期食品或其它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卫生要求的食品。
9.2景区食品加工制作人员应持健康证山岗。
9.3食品加工制作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并保留健康档案。
9.4对新参加工作及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对在职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卫生知识培训,并记录。
9.5景区内的餐饮场所食品加工应符合要求。
10交通安全管理
10.1景区应制定节假日和游客高峰期交通安全应急预案。
10.2景区应保持辖区内行车道路平整、畅通,在交通干道路况异常时及时作出警示并通知相关方及时维修。
10.3景区宜根据自身地理条件设置停车场,停车场规模与接待能力相适应。
10.4景区应设置禁行、禁停、限速警示等交通标志。景区内机动车道应配置合理照明,在急弯、陡坡、临崖、临水等危险路段,应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10.5景区自备的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应符合要求,并保证车辆证照齐全,安全检验合格,满足游客运输和行程要求,并定期维护检查,保持车况良好。
10.6景区的驾驶员应具备相关资格,确保安全行车,不超载超速,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车。
11自然灾害安全管理
11.1景区应加强雨季安全隐患排查和汛期巡查,重点对山体危岩、危石、步道及护栏等区域进行检查。
11.2有水域的景区应划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