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实操题库(+答案解析).docx

发布:2025-05-09约6.93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实操题库(+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物质属于B类火灾()

A.木材

B.汽油

C.煤气

D.钾

答案:B

解析:火灾依据物质燃烧特性,可划分为A、B、C、D、E、F六类。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A选项木材属于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C选项煤气属于C类火灾(气体火灾);D选项钾属于D类火灾(金属火灾)。

2.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m。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其坡度不宜大于8%。这样规定是为了保证消防车能够顺利通行,及时到达火灾现场进行灭火救援工作。

3.下列不属于消防设施的是()

A.灭火器

B.空调

C.消火栓

D.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答案:B

解析:消防设施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灭火器、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都属于消防设施,而空调主要用于调节室内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不属于消防设施。

4.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有效喷射时间为()s。

A.510

B.1015

C.1520

D.2025

答案:C

解析: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有效喷射时间一般为1520s。在灭火操作时,要在有效喷射时间内将灭火器的灭火剂喷射到火源根部,以达到灭火的效果。

5.消防水泵接合器的作用是()

A.给消防车供水

B.向室内消防管网补充水

C.控制消防水流向

D.检测消防水压

答案:B

解析:消防水泵接合器是当室内消防水泵发生故障或室内消防用水不足时,消防车从室外水源吸水,通过水泵接合器向室内消防管网补充水,使室内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能正常工作。A选项消防车一般有自己的取水装置,不是通过水泵接合器供水;C选项控制消防水流向主要由阀门等设备完成;D选项检测消防水压有专门的压力表等设备。

6.室内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应通过水力计算确定,且甲、乙类厂房、层数超过6层的公共建筑和层数超过4层的厂房(仓库)不应小于()m。

A.7

B.10

C.13

D.15

答案:B

解析:室内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应通过水力计算确定,且甲、乙类厂房、层数超过6层的公共建筑和层数超过4层的厂房(仓库)不应小于10m。这是为了保证在火灾发生时,消火栓能够有效地将水喷射到火源处进行灭火。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于通知消防控制中心现场需要消火栓灭火的设备是()

A.感烟探测器

B.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C.消火栓按钮

D.声光警报器

答案:C

解析:消火栓按钮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于通知消防控制中心现场需要消火栓灭火的设备。按下消火栓按钮后,可直接启动消火栓泵,并向消防控制中心反馈信号。A选项感烟探测器主要用于探测烟雾;B选项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是用于手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D选项声光警报器是用于发出声光警报,提醒人员疏散。

8.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应急转换时间不应大于()s。

A.1

B.2

C.3

D.5

答案:D

解析: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应急转换时间不应大于5s,对于高危险区域使用系统的应急转换时间不应大于0.25s。这样可以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迅速为人员疏散提供照明和指示。

9.下列不属于防火分隔物的是()

A.防火墙

B.防火门

C.防火卷帘

D.普通木门

答案:D

解析:防火分隔物是指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且能把建筑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较小防火空间的物体,如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普通木门不具备防火分隔的功能,不能有效阻止火势和烟雾的蔓延。

10.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间距,在民用建筑中,不应大于()m。

A.10

B.20

C.30

D.40

答案:B

解析: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间距,在民用建筑中,不应大于20m;在人防工程中,不宜大于15m。合理的设置间距能够保证人员在疏散过程中随时看到指示标志,顺利找到安全出口。

二、填空题

1.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解析:“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我国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就是在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把预防火灾放在首位,从根本上防止火灾发生;“防消结合”就是在做好防火工作的同时,要做好灭火的各项准备,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扑救。

2.灭火器的设置应遵循(灭火器设置场所的火灾种类)、(灭火器的灭火效能和通用性)、(灭火剂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灭火器设置点的环境温度)、使用灭火器人员的体能等原则。

解析:这些原则是确保灭火器能够正确、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重要依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