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 编制说明.docx
1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
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制定背景、起草过程等
1、任务来源
根据国标委发〔2024〕50号《2024年第八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下达了《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计划编号T-609)国家标准修订计划。该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由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修订。
2、主要工作过程
2.1标准制定背景
吸水率作为陶瓷砖产品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反应了陶瓷制品的烧结程度,对制品的机械强度、变形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在对陶瓷砖研究及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如何准确地检测陶瓷砖产品吸水率极为重要。
陶瓷砖吸水率的不同会导致产品的使用性能有巨大的差别,
GB/T3810.3-2016陶瓷砖吸水率两种不同测定方法的结果有着较明显的差异,陶瓷砖产品的吸水率无法准确进行测定,这对于陶瓷砖产品质量的评定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该测试方法标准急需修订以统一评价手段、保障产品质量。该标准的修订对我国陶瓷砖产品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GB/T3810.3-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等同采用了ISO10545-3:1995,该国际标准于2018年完成修订并已发布新版本。因此,加快该标准的修订,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对于规范陶瓷砖产品吸水率的检测,提高产品质量,促进陶瓷砖产品贸易,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2
2.2标准编制过程
标准修订计划下达后,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了《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标准工作组。
工作组首先通过会议座谈、走访、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开展调研,收集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深入了解我国陶瓷砖市场的生产技术水平提升现状及发展趋势,广泛征集现行标准实施中存在问题和修订建议,了解相关标准的关联性问题,收集并翻译了最新国际标准(ISO10545-3:2018),研究国际标准技术的变化,在对国内外情况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验证试验方案,针对性的进行了验证试验,同时还进行了以下工作:
2025年3月17日,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9)在晋江组织召开了《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国家标准修订启动会。会议听取了项目工作组对《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国家标准修订背景、相对应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以及标准内容的主要差异等相关情况所做的说明。与会专家重点针对标准中关于测试取样的要求和吸水率测试方法展开深入讨论,提出了相关意见,为下阶段将重点开展项目的试验验证比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
3、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
根据国家标准委国家标准制定计划《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计划编号T-609)的要求,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国家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起草单位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负责文件的起草工作,包括标准文件、编制说明、验证报告等,确定验证试验的工作路线、工作内容、方法及验证试验的具体实施单位。
3
(二)标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修订前后技术内容的对比
一、标准制定原则
1、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保持一致,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精神,加快标准修订升级,提升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关键技术指标的一致性程度,保持标准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2、标准格式、结构和内容按GB/T1.1-2020规定进行编制;
3、本着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反映市场需求、扩大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在验证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法,保持标准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4、与相关标准协调一致,以保证产品的设计、生产、流通、使用和管理之间的协调性,增强标准的实用价值,以利于促进陶瓷行业的技术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标准主要内容说明
本文件代替GB/T3810.3-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本文件等同采用ISO10545-3:2018《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新版标准和2016版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范围
2016版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