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PCA《电力建设风电工程智慧工地技术规范》.docx
团体标准
T/CEPCAXXXX—2025
ICS27
ICS27.010
CCSF10
电力建设风电工程智慧工地技术规范
Technicalstandardforsmartconstructionsiteofwindpowerengineeringprojectsofpowerconstructionsector
(征求意见稿)
2025-xx-xx发布
-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2025-xx-xx实施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发布
发布
PAGE
PAGE9
T/CEC202X
PAGE
PAGE8
电力建设风电工程智慧工地技术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建设风电工程智慧工地的总体原则、管理要求、典型数字化应用及相关软件系统、硬件设备的部署安装与运行维护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陆上及海上风力发电工程等风电工程智慧工程技术规范。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6073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
GB/T32575发电工程数据移交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51096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
GB/T51308海上风力发电场设计标准
GB/T51121风力发电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GB/T50571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施工规范
GB/T37898风力发电机组吊装安全技术规程
NB/T31030陆地和海上风电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NB/T10096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
NB/T10321风电场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DL/T1071电力大件运输规范
DL/T5615发电工程数字化移交内容规定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字化建造digitalizedconstruction
运用数字化技术在风力发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数据采集、计算、分析、模拟、监测、控制等手段辅助工程建造。
3.2
智慧工地smartconstructionsite
综合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感知风力发电工程各类型信息,覆盖风力发电工程建设全过程、全管理要素,通过智能分析、风险预控,实现工地的互联协同、辅助决策、科学管理、数字化建造。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3DGIS: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AI: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
VR: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
总体要求
智慧工地通过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数字化建造、一体化管控和数据统一管理。
智慧工地应建立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动态分析、协同管理的智慧工地系统,系统应能满足技术、人员、机械、材料、环境、安全、质量、进度、费用和应急等管理要求。
智慧工地系统应统一技术架构、开发设计、数据策略及安全防护等,保持系统设计、开发、实施过程中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系统架构应具有开放性。
智慧工地系统应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相结合。
智慧工地系统功能应采用模块化方式,结合风力发电工程建设应用场景,兼顾整体数字化规划和生产期智慧风电场应用扩展需求,管理内容及功能要求见附录A。
智慧工地系统应涵盖项目管理全过程、全要素,实现工作量化、过程控制、结果追溯、管理闭环。
智慧工地系统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选型应从技术安全性角度出发,坚持自主可控的原则和国产可替代的技术导向。
智慧工地系统应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协议,实现数据共享和融合;宜满足《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GB/T36073中受管理级、稳健级要求。
智慧工地系统宜选择易维护、易扩展、轻量化的云平台。
智慧工地系统应具备面向政府监管部门、上级单位、参建单位管理系统及公用数据系统的接口。
智慧工地系统应按照国家安全和保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对地理、气象等涉密信息进行保密管理。
智慧工地系统典型架构详见附录B,应符合下列要求:
——感知层应利用各类传感器、控制设备及监控终端等对工地现场各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