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行业深海科技系列:“深海科技”走向深蓝,新兴产业蓄势待发.pdf
报报告要点告要点
◼国家重点战略新增“深海科技”,海洋经济10万亿市场规模有望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2025年3月12日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深海科技”,对标商业航天及低空经济,“深海科技”首次被正式列入国家未来产业发展重点。“深
海”在政府报告中并非首次提及,其内涵在政策支持下逐渐丰富。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领域,深海科技正从科研探索向产业
化加速迈进,叠加2024年海洋经济突破10万亿元的产业基础,深海资源开发、装备制造新能源及信息技术等多个产业迎来系统性发展新
机遇。
➢深海通常指水深超过200米的海域,深海科技是指用于探索、开发和利用深海资源,并研究深海极端环境的一系列先进技术和跨学科体系。
其定义不仅包含技术工具,更承载国家战略安全、经济新增长极和国际竞争格局重塑的多重使命。
◼深海科技为多个产业带来发展新机遇
➢深海科技主要有六大产业方向:深海能源与矿产;深海高端装备制造:深潜器与作业平台、水下机器人;深海信息技术;深海新能源与
环保;深海生物医药;深海养殖与文旅。
◼深海科技涉及产业众多,本文标的梳理建议关注:
➢深海交通运输:中远海特、中信海直、中远海科
➢深海工程装备:中国船舶、中船防务、中集集团、石化机械、杰瑞股份、神开股份、海默科技、迪威尔
➢深海能源与矿产: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潜能恒信
◼风险提示:核心技术风险,市场与资源价格波动风险,生态破坏风险,政策与合规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2
主要内容
1.什么是深海科技?
2.深海能源与矿产
3.深海工程装备
4.深海交通运输
5.相关标的梳理
6.风险提示
政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府工作报告首提““深深海科技海科技””,,政策助力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助力新兴产业发展
➢2025年3月12日公布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
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这一表述标志着深海科技从技术探索向产业化应用的战略升级,叠加海洋经济突破10万亿元的产业基础,深海资源开发、装备制造新能源及信息
技术多个产业迎来系统性发展机遇。
图表:2025年中国深海科技政策、技术与产业化协同突破
一、政策支持:国家战略与地方规划双轮驱动
•首次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强调推动安全健康发展。
•地方规划密集落地:上海、广东、青岛等地出台海洋经济规划,推动海洋经济、深海科技发展。
二、技术突破:智能化与生态化双轨并进
•智能化: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实现多金属结核AI识别,勘探效率提升30%。
•生态化:建立南海珊瑚礁生态监测网络,制定深海采矿环保标准体系。
三、产业化进展:深海装备突破与全产业链协同
•政企合作:深圳海洋局与华为、腾讯签约,聚焦海洋数字孪生、AI算法(腾讯开发海洋大模型)及智能装备(2025年建成首个
深海智能运维平台,目标降低海洋工程运维成本40%)。
•资本助力:北交所设海洋科技专板,12家装备企业启动IPO。
•全产业链生态构建与可持续发展:形成“装备制造+资源开发+生态保护”闭环体系。与此同时,政策强调“人海和谐”,推动
开发与保护并重,为产业链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
4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公众号,金融界等,华源证券研究
深深海科技,面向深蓝海科技,面向深蓝
➢深海,又可称为“深水”,概念目前没有统一的界定,通常由相关行业根据行业特征做出定义。通常军事领域将深海定义为300米深
以上的海洋。海洋资源与海洋工程装备开发领域一般将其称为“深水”,目前